编者按 5G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5G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领域应用。本报今起推出“5G+”典型应用系列报道,通过聚焦5G赋能千行百业的实践,推广具有示范意义的数字应用模式和经验,讲好阜阳数字经济发展的生动故事。 入伏以来,持续高温,位于阜阳界首高新区的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鲜见挥汗的工人。翻转电池、加螺母、自动铸焊……一台台机器人穿梭“忙碌”,在灵活的机械手臂操作下,一道道工序一气呵成,一块块电池走下生产线。 在企业办公楼数字化智能工厂控制中心,硕大的显示屏上,清楚地显示着当天装配车间转配电池量、充电上架电池数、打码电池数,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数字实时跳动,整个生产工序状态、当月累计产量等一目了然。 焕然一新的生产景象,得益于天能电池集团(安徽)在智能化、自动化和绿色化改造上的持续用力。 “以前的工作以人工为主,生产一块电池需要多道工序、多人流水线操作,仅一条装配生产线就需要40余人。2019年,工厂开始进行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改造,现在工人成为车间里的‘配角’,装配生产线只需6人。”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总经理史凌俊,见证了公司的升级之路,“不少年轻的工人,如今转型成了多能工、工程师。” 眼下,天能电池集团(安徽)的数字化车间技改已完成,并取得明显成效——电池组装效率提升,每班产量由原来的0.8万只提升到现在的1.2万只,产能提升50%;产品质量更加安全、稳定,且每年节约成本2000万元。 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是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的基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智能制造平台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生产计划管理、设备管控、品质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实现了从生产计划到零部件采购、生产调度等一系列制造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日前成功入选阜阳市首批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示范项目名单。 “工厂的数字化智能工厂控制中心,相当于智能制造的‘大脑’。”史凌俊介绍,从焊接到极板生产、装配、充电等,通过控制中心,订单可快速分解到每条柔性生产线、每个工作端、每台设备,实现从订单到交付的全流程数据驱动。“焊接、搬运、装配等都由机器人完成,在后台,系统不停分析采集工业大数据,为每一道工序、每一块电池匹配最优参数,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标准和生产效率。” “44-2,第10支、第12支夹子掉了……”在控制中心,技术人员通过云机房时刻监视着电脑,不时对车间发出指令。智能监控系统能同时监控几十万只电池的充电数据,如果电池出现问题,电脑会及时反应,工人可以立马维修,以保证每一块电池的质量。 在天能电池集团(安徽),排产、作业、质量、生产、绩效管理等核心生产领域,数据分析应用的深度在不断延伸,柔性化、定制化、网络化等制造方式变革方面的场景也在不断扩展。数智赋能,企业发展迈开崭新步伐——开发的长跑王、真黑金、E3系列等产品,为爱玛、欧派、新日等知名品牌电动车厂家配套,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史凌俊介绍,下一步,将聚焦工业互联网+,推动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探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应用模式,进一步重塑企业形态、供应链和产业链,为阜阳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力量。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