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我市迎来“企业家日”,释放了我市重商亲商、强企兴企的强烈信号。我市各界优秀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畅谈机遇优势,共话营商环境,凝聚发展共识,形成强大合力,助推阜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依托新技术 延伸产业链 邓毕力 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为一个从事新材料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年轻科创企业,智磁新材料近几年在阜阳这片沃土取得长足的进步。”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毕力说。 2022年,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宏观经济相对困难的不利环境下,完成项目扩产和营收较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巩固了细分产品占有率国内前三、民营第一的市场地位。 “去年,公司还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造了企业自成立到入选的最短时间纪录,完成了由一个‘科创团队’到‘细分行业国内头部企业的蜕变。”邓毕力说,与此同时,在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支持下,公司还建成了国内首套千吨级宽幅超薄纳米晶带材生产线,顺利通过验收,技术和产品优势得到进一步夯实。 “新的一年,我们力争办好5件事。”邓毕力介绍,智磁新材料科技尽快实现新增材料产能满产,力争实现材料产品产值和营收比2022年翻一番;继续加强延链和强链工作,将技术优势由材料端向下延伸到元器件端,扩大产值、营收和市场影响力;正式启动科创板上市培育,瞄定科创板IPO标准,补短板,增动能,不断完善提升;开展非晶粉末材料这一行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力争年内完成产品小试;同时,启动新园区建设,建设万吨级高频软磁材料产业园,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创造基础条件。 创新不停步 追求高品质 胡伟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企业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和支持,正因如此,天鸿公司才得以快速健康发展。”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伟说。 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锂电池隔膜、装饰材料薄膜和包装材料薄膜生产、研发、销售的科技创新驱动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公司先后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国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其“高性能锂电池隔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胡伟说,近年来,公司紧紧围绕“实施科技创新、追求高质量发展”主线,矢志为科技创新添动力、增活力、强实力,目前公司已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安徽省多功能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研发中心,并先后与国内10多个知名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共申请150项国家专利,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坚定创新发展的信念,2023年,天鸿公司将稳步推进创新发展进程,持续加大对锂电池隔膜产能的投入,计划年内投资3亿元、新增8条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在实现企业自身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助力阜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拓展新市场 跑出加速度 吕彬 安徽瓦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虽然是第二次参加‘阜阳企业家日’活动,但是心情依然很振奋。”安徽瓦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彬说,好的营商环境对企业来讲就是阳光、空气和水,让企业轻装上阵,赢在起步线、跑出加速度。 安徽瓦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是一家专注品质番茄产业供应链企业,还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拥有瓦大“菜小二”销售公司、瓦大红旗扶贫农场、有机蔬菜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多个经济实体和研发平台。 “2022年,瓦大番茄销售额超1.9亿元。”吕彬介绍,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去年,瓦大干成了4件大事:瓦大番茄种质资源库建成运营;瓦大番茄谷建成投产;市场销售同比增长30%、销售区域扩展到长三角、大湾区;牵头成立安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服务中心。 新的一年,瓦大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2023年,将持续深耕鲜食番茄特色产业,加强“一粒种子”的育种建设。同时,深化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深化供应链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共享发展平台功能,努力实现市场拓展更大、生产基地更大“两个更大”目标,并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本地化 乘势快发展 王希勇 中铁四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人勤春早,上午,安徽省‘一改两为’大会刚刚召开,下午,阜阳市委、市政府就立即召开‘阜阳企业家日’恳谈会,给全市企业家、特别是2022年刚‘落阜成家’的中铁四局市政公司新一年的发展提振了信心,注入了能量。”中铁四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希勇说。 为融入阜阳、深耕阜阳,中铁四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将注册地由合肥迁至阜阳。“落阜成家后,我们紧抓三个本地化,实现了顺利开局。”王希勇介绍,首先是落实企业本地化,公司先后承建了阜阳理工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徐淮阜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 其次,是推动产业本地化。中铁四局市政工程高起点设立物资工贸公司,推动工业制造板块落地。截至目前,已生产销售盘扣式脚手架价值0.6亿元,声测管累计签订销售合同3550吨。 最后,是投资本地化。公司充分利用自主铁路专用线和中铁四局原有仓库,大力发展仓储物流,完成代储钢材吞吐量1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037个。 “新年新气象,公司在新的一年乘势快上,在确保完成今年新签合同额200亿元、营业额100亿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和属地优势,加快推进本地化、融合化、品牌化发展,努力为阜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王希勇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