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市财政部门聚焦强化资金保障、优化政府采购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效能三大关键领域,靶向施策、系统赋能,切实破解民营企业发展堵点,激发创新活力,为全市民营经济提质升级注入动能。 坚持“开源”与“减负”并重,为民营企业“降压减负”。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建立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动态监控机制,深挖税收增长潜力,确保民营企业享受减税降费、留抵退税等政策红利,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抢抓政策机遇,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拨付3505万元重点支持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技术改造;拨付400万元专项用于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建立“种子企业—市级冠军—省级标杆—国家示范”梯度培育体系;围绕释放内需潜力,拨付960万元资金推动“皖美消费·乐享阜阳”惠民消费券发放,覆盖餐饮零售、家装家电等消费场景,通过“政府补贴+商户让利”联动机制,提升消费热情,深挖消费潜力。会同商务部门组织“年货大集”主题促销活动,活动期间商家营收增加近30%。同时,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着力扩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持续释放消费市场活力。 优化政府采购,激发民营企业参与活力。持续推动政府采购规范化、透明化,破除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隐形门槛”。强化专业培训,组织开展全市政府采购人员专题培训,修订完善采购文件范本,明确禁止设置歧视性条款,确保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政策落实到位;建立“全流程审核+跟踪问效”机制,联合审计、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政府采购专项检查,清理妨碍公平竞争文件,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权;创新“政采贷”等融资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以政府采购合同为信用凭证,为中标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支持,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构建“政策引导+精准对接+上市培育”全链条服务体系,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2024年全市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216.08亿元、同比增长12.41%;全市政府性融资机构平均担保费率0.33%、同比下降19.51%;全市新型政银担业务在保余额212.74亿元,新增额196.24亿元,新增业务同比增速9.99%,在保余额、新增业务增速和全省贡献度均创新高。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