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方略。2024年,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斗争到底的决心和敢于亮剑的勇气,以正风肃纪反腐强化“不敢”、以健全制度机制促进“不能”、以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不想”,强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2024年春节假期刚结束,阜阳市红旗中学校长白莽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彰显了市纪委监委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坚定决心。 一体推进“三不腐”,加大办案力度是关键。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惩的这一手不放松,以办案引领、用办案震慑,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共立案2729件,处分2989人,移送司法机关94人。在高压反腐震慑下,33人主动投案、90人主动交代问题。 人民群众对发生在身边的腐败问题感受尤为深切,深恶痛绝。市纪委监委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深挖彻查行业性、系统性腐败,严肃查办了阜南县教育局原局长唐洪彬、临泉县教育局原局长柳洪明、市肿瘤医院原院长陈志军、颍上县卫健委原主任罗士宣、太和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原局长徐伟、临泉县重点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原主任谢尚杰等,在重拳反腐的态势下,一批腐败分子受到应有惩处。 “这次门诊挂号时,医务人员把我之前办理的几张就诊卡余额全退还了,告诉我以后直接用就诊码挂号、支付,非常便捷。”在市人民医院,一名就医群众说道。 市纪委监委在了解到群众反映的就诊卡重复办理、退费麻烦等突出问题后,积极回应关切、认真研究解决,推动卫健部门在全市14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推广“无卡就医、实时支付”便民惠民新举措。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集中整治工作,针对案件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制度漏洞,精准推动卫健部门完善制度60项。 过去一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个案查处和系统治理结合起来,坚持“点上改”与“面上治”、“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针对工程建设、医疗、教育、粮食购销等领域案件暴露的漏洞短板,有针对性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81份,推动解决制度上的漏洞、监管上的盲点。 “围猎”腐败之风不刹,腐败增量就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对重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机制,严肃查处多次行贿、巨额行贿、向多人行贿等典型案件,加大对行贿所获不正当利益的追缴和纠正力度,共立案审查调查行贿人员59人,彰显了行贿受贿一起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衷心希望那些正欲伸手的干部,能停下贪婪的脚步,莫要重蹈我的覆辙;希望那些信念摇摆的干部,能够受到警醒悬崖勒马……”落马官员忏悔话语直抵人心,给人以有力警示、有效镜鉴。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把警示教育作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的重要一环,深入剖析发案根源,用好用活忏悔视频、忏悔录,为警示教育提供鲜活素材。党纪学习教育期间,协助市委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拍摄制作《警钟长鸣Ⅲ》警示教育片,编印《阜阳市部分“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录》等警示教育读本,常态化推动党员干部党纪教育、警示教育和廉政教育,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也是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现实需要。市纪委监委持续擦亮“清风颍淮”廉洁文化品牌,举办阜阳市第三届“清风颍淮·家风助廉”家风家教主题活动,开展“廉洁文化精品工程”作品征集展播,以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做实廉洁教育“大文章”,引导党员干部及家属传清廉家风、守纪律规矩,为清廉建设持续注入“家”力量。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