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羽人朱雀纹空心砖 出土于太和原墙的罕见珍品

2025-1-27 09:35| 编辑: 刘黎 | 查看: 1512| 评论: 0|原作者: 通讯员 陈文林|来自: 阜阳日报

  太和县博物馆展陈着一件引人注目的汉代羽人朱雀纹空心砖,因正面镌刻有《羽人饲朱雀楼阁纹图》而得名。这件文物纹饰精美、内涵丰富,是国内出土的汉代空心砖中的罕见珍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对于研究汉代文化、艺术、宗教等具有重要意义。
  

羽人朱雀纹空心砖

  一幅集多种纹饰为一体的祥瑞图
  
  这件汉代羽人朱雀纹空心砖,1975年出土于太和县原墙镇谢庄汉墓,砖体长106.7厘米、宽29.5厘米、厚18.5厘米。
  
  《羽人饲朱雀楼阁纹图》是一幅集多种吉祥纹饰为一体的祥瑞图:四周刻有楼宇、菱格、叶脉、“五”字乳钉等吉祥纹饰,上方是菱格纹,寓意平安吉祥;左右各有5层楼宇纹,代表琼楼玉宇,寓意荣华富贵,是古人对后世的畅想;下方左右两端各卧立一个“五”字乳钉纹,中间为9枚竖立的叶脉纹,寓意五谷丰登、长长久久。
  
  砖体中间主体部分是羽化飞仙的场景:左侧为羽人饲朱雀,一长头带着翅膀的羽人,将手持的某种仙草送入朱雀口中,羽人左右有一只大朱雀和小朱雀展翅争食,情不自禁挥动羽毛翩翩起舞;右侧是羽人得到升仙,得道后的羽人连续做了两个翻飞动作,在朱雀神鸟的帮助下羽化飞仙。
  
  源自古代神话传说
  
  《羽人饲朱雀楼阁纹图》中的羽人、朱雀等,均源自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
  
  羽人又称羽民,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使,其形象散见于《归藏》《山海经》《楚辞》等先秦古籍中。《规藏·启筮》叙述羽民有鸟嘴、红眼和白头等,“羽民之状,鸟喙、赤目而白首者”。《山海经·海外南经第六》载,“(羽民国)人长头,身生羽”。西晋张华《博物志》载,“羽民国,民有翼,飞不远,多鸾鸟,民食其卵。”《楚辞·远游》载“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楚辞章句》以为此处羽人即“人得道,身生羽毛也”,羽人当为飞仙。
  
  此后,羽人这一飞仙形象频频出现在古人诗词中:如唐代骆宾王《尘灰》:“光飘神女袜,影落羽人衣”;杜甫《寄韩谏议注》:“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宋代谢逸《琴》:“风撼丝桐带月明,羽人乘醉截秋声”。
  
  朱雀又名朱鸟,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南方之神,与北方玄武、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合称天之“四灵”和“四象”。屈原《楚辞·惜誓》载,“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
  
  出自当地贵族墓
  
  朱雀作为护佑祥瑞之物,其形象作为装饰,广泛应用于宫阙、服饰、器皿、墓室等。
  
  古人将羽人、朱雀等祥瑞镌刻在砖石上,体现了古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表达了古人视死如生的态度,认为有神鸟朱雀相助,会像羽人一样得道成仙。汉代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用精美的纹饰装饰墓室,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纪念,希望墓主在神灵的福佑下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希望子孙后代吉祥如意。
  
  据史志记载,太和县原墙镇,古名玄墙,为汉代细阳县、细阳侯国治之地,境内有细阳古城、百尺古镇等遗址。因此,推测这件羽人朱雀空心砖应出自当地贵族墓。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