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安徽 查看内容

「淮念•颍烈」系列报道③|儿子牺牲之后

2024-9-20 10:29| 编辑: 刘黎 | 查看: 1406| 评论: 0|来自: 中安在线

      最近十多年来,安徽省太和县有三位牺牲在外地的英烈。他们牺牲时都很年轻,最小的只有18岁,最大的也不过27岁。他们分别是——新时代海上缉私英雄汪晓龙、勇救游客的好民警张宁海、抗洪救灾的好战士李扬。

  在单位,他们是榜样;在家里,他们是儿子。牺牲之后,他们的父母过得怎么样?烈士纪念日前夕,中安在线记者分别来到他们的家里。
  
  “我们都是汪晓龙”

  汪晓龙的老家在太和县蔡庙镇公李村后汪自然村。

  这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家三口住着低矮、破旧的砖瓦房,但好学上进的汪晓龙一直是这个家里最大的骄傲。

  2014年,18岁的汪晓龙被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录取;次年,他从大学应征入伍,守卫祖国边陲新疆;两年后,作为部队优秀人才,被推荐报考武警士官学校;2019年士官学校毕业后,入职广东汕尾海警大队,成为一名光荣的海警。

  2023年3月24日凌晨,汪晓龙和战友在某海域查缉走私犯罪活动时,纵身跳上嫌疑快艇,与多名嫌疑人展开搏斗。突然,快艇被另一名嫌疑人发动,汪晓龙被甩入海中,不幸被快艇发动机的螺旋桨打中,壮烈牺牲。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当年4月,中国海警局批准汪晓龙同志为烈士,追记一等功,追授一级献身国防纪念章;7月,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11月,获评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追授“中国武警忠诚卫士”。


  老家的二楼,父亲专门给晓龙留了一间房。

  在后汪自然村,家乡政府和人民为纪念汪晓龙,将两条新修或拓宽的水泥路命名为“晓龙路”。汪晓龙的家在晓龙路的东侧,原先的破旧的砖瓦房已被新建的楼房取代。

  二楼楼梯口的右手边有间房,面积十多平方米,房门通常是敞开的。房间里,面向房门的木架上摆放着晓龙的照片,衣柜里存放着他生前穿过的衣服、看过的书籍和用过的物品。

  “这间房是专门留给晓龙的,我上楼晾个衣服或者干啥,一眼就能看到他。”晓龙的父亲汪茂伟说,当他想儿子时,就会一个人来到这间屋里,看看他的照片,摸摸他的衣服。想起儿子每隔两天就会打来的电话,想象他与嫌疑人搏斗时坠海的样子,汪茂伟的眼中瞬间噙满了泪水,半天也不愿离开。


  2023年9月29日,晓龙的战友专程赶到太和陪其父母一起过中秋节。江子波 摄

  晓龙牺牲后,他的战友们利用休假或路过安徽的时候,多次前往太和县,看望他的父母。

  “晓龙的好多战友都来过俺家,去年的五一、八一、中秋,今年的春节、清明……”汪茂伟掰着手指,一一向记者道来。最让他和妻子感动的是,去年9月29日中秋夜,晓龙的战友们带着在广东自制的手工月饼来到太和,陪他们度过了儿子牺牲后的第一个中秋。

  当晚,战友们谈及晓龙的生前往事,无不感到心痛,大家抱着晓龙的父母说:“虽然晓龙不在了,但我们都是你们的儿子,我们替晓龙尽孝……”


  广东汕尾,战友们在汪晓龙雕像前重温入党誓词。江子波 摄

  1300多公里外的广东汕尾海警局城区工作站是晓龙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如今,大院里矗立着汪晓龙雕像,宿舍里保留着他睡过的床铺和用过的物品。每天,战友们轮流为他整理床铺、打扫卫生,一切都是晓龙在时的模样。


  十四年来从未遗忘

  中秋节一早,张培伦的手机响个不停。他知道,这是孩子们在微信群里发来的祝福信息。

  这个名为“大黄山感恩亲友团”的微信群里一共有19人,除了69岁的张培伦,剩下的18人是儿子张宁海在14年前用生命在黄山救下的所有人,如今一个都不少。

  2010年12月12日晚,皖南黄山地区普降大雨,18名大学生在黄山风景区的一片未开发区域探险时被困。

  接到求救信息后,正在值班的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温泉派出所民警张宁海成为第一批接受任务、第一时间上山搜救的人员。6个小时后的凌晨时分,他和战友在一处峡谷的谷底,找到全部18名被困大学生。

  为了尽快将被困人员救下山,张宁海一边打着手电为大家照明,一边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凌晨3时26分许,张宁海在通过一处狭窄的湿滑草丛时,不幸从30多米高的悬崖坠落,年轻的生命定格在24岁。


  今年正月,“儿子”给张培伦家里新装的壁挂式饮水机

  微信群里,大家都称呼张培伦夫妇为“爸妈”。赵彩芹说,宁海刚牺牲的时候,她“很反感这样的称呼”。“但渐渐地,与孩子们交流多了,也被他们的真情实意打动了。”

  “他们现在都很好,也都很懂事。”张培伦介绍,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在今年正月初一,他刚起床就接到其中一个“儿子”打来的电话。

  “爸,您和妈在家吗?我来给你们拜年。”张培伦连忙阻止,“下这么大的雪,这么远就别来了……”正说着,门铃响了。开门一看,“儿子”提着果篮站在门口。

  张培伦将他拉进屋里,正将地上的桶装纯净水抱起,倒进壶里烧水泡茶时,“儿子”连忙上前劝阻,提醒老人别闪了腰。随后,他悄悄走进厨房,张开两指,在墙壁上比划了几下。又看一眼洗碗池下的接水口,对赵彩芹说,“过几天有师傅上门安装饮水机,你们在家等就行了。”

  “用起来确实很方便,想喝多少摁一下就行了,温度也随便调。”赵彩芹一边接水,一边向记者介绍这台壁挂式饮水机的用法,连连夸赞道,“这个孩子真聪明,他就用手指量了几下,饮水机的尺寸就有了。”


  “儿女”们给赵彩芹寄来的贺卡

  客厅的茶几上放着一本的相册,封面写有“感恩”两个字。翻开相册,里面贴的是18位大学生的照片,照片下方写有他们的姓名、电话、地址和祝福。

  张培伦说,这是宁海牺牲后不久,18名大学生手工制作的。如今,他看一眼里面照片,就能清楚地说出这个学生的姓名,老家是哪里的,现在哪里工作,谁和谁是一对,以及家里几个小孩等近况。

  14年过去了,当年获救的18名大学生中,大多都已成家立业,张培伦夫妇也渐渐走出了当初的阴霾。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不仅通过书信、电话、微信等方式问候他们的“爸妈”,还从天南海北寄来各种礼物。有给老两口买手机的,有送衣服的,还有快递各种特产、补品的。

  “你们现在都是有家庭的人了,哪里都需要花钱。我们有退休金,啥东西都不缺。”面对孝顺的孩子们,张培伦曾当面或在电话里阻止过无数次,甚至对他们发火了,但“儿女”们没有一个听劝的。唯一的改变是,大家各自寄东西时会拍张照片,在群里向“爸妈”报告一声。

  “我虽然失去了儿子,但有了他们,我感到欣慰。”张培伦感慨道。


  用抚恤金帮扶他人

  与张宁海同一年牺牲的,还有一位名叫李扬的太和小伙。

  2010年7月28日,空降兵第15军特种大队战士李扬奉命参加湖北省汉川市庙头镇尹家咀险段抗洪救灾任务。在3天3夜的紧张劳动中,因高强度抗洪救灾作业引发热衰竭,经抢救无效牺牲。此时,他只有18岁,入伍仅8个月。

  “尽管儿子牺牲了,但从内心来说,我并不后悔把他送到部队。”时隔14年多,李扬的父亲李亚军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肯定地说,“既然选择了当兵,就意味着有牺牲、要奉献。”

  2009年12月,正在太和县读高三的李扬和父亲聊天说,感觉学习压力比之前大了许多。彼时,李扬夫妇正处于创业初期,很少有时间陪伴儿子,关心他的学习。

  “要不去当兵吧,去部队锻炼。”李亚军认为,把儿子送到部队,“既可以得到锻炼,继续学习文化知识考军校,也可以等退伍后,回来和我们一起做生意。”

  在父亲的建议下,年满17岁的李扬踏入了军营。

  此后8个月的时间里,父子俩一共通过三次电话。最后一次通话中,当李亚军听到儿子说“部队的训练很辛苦,管理很严格”时,便鼓励儿子道,“去部队就是去锻炼,坚持就是胜利。”


  想念儿子时,李亚军会捧起他曾经穿过的衣服。

  当兵可能是李亚军这辈子都无法实现的梦想,但他的“军人”情结一直在加深。

  “我本来不叫李亚军,是初中时改的名。”李亚军说,小时候看过几场战争类电影,军人成了他儿时崇拜的人物。读初中后,他想到了改名,“当时想到了冠军、亚军,我觉得冠军到顶了,亚军还有进步空间,所以就改名亚军了。”

  长大后,李亚军曾报名参军,但未能如愿。后来,他又和退伍回来的老乡、朋友一起做生意,诚信、踏实的品格更加深了他对军人的信任。

  儿子牺牲后,李亚军曾一度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干事的动力。但随着企业的平稳发展,他逐步将思念、痛苦转化为对拥军事业的追求。当企业需要招聘员工时,他优先选择退役军人;得知有退役军人、军属遇到困难时,他会毫不犹豫慷慨解囊。“最多的时候,我们公司退役军人的数量超过了员工总数的一半。”


  近些年来,李亚军经常会抽出时间做公益。受访者供图

  2016年,看到一直未能摆脱丧子之痛的妻子,他决定动用部队和地方政府发放的60多万元抚恤金,设立“爱军基金”,专门用于帮助困难烈属和退伍老兵。

  “我们和大多数烈属家庭都有着相似的经历,我们需要多交流,一起携手从痛苦中走出来。”李亚军说,“爱军基金”是儿子用生命换来的,“用这笔钱去做有意义的事,我会觉得儿子一直都在。”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