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3件衣服,先是漏发2件,补发后商家又说快递被召回。一次下单前前后后折腾了近一个月,广东市民陈娟至今仍只收到了1件衣服。 记者调查发现,遇到物流异常、商家召回包裹等情况的“倒霉”消费者并非个例。这种情况被统称为商家虚假发货,即商家在买家付款后,并未真正发货或发货的物流信息与实际不符。受访专家认为,相关平台要制定诚信经营规约,加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力度。 买家迟迟收不到货 一个月前,广西的耿晓在某网购平台购买了3件服装,在经过了“15天预售”之后终于等来了仓库发货。商品从广东发出,物流信息显示,包裹“等待揽收”耗时1天,而后几经辗转,一共经过了6个快递站点。7天后,物流显示包裹到达当地站点,但耿晓依然没有收到货物,客服称是因为“发错了尺码,召回补发”。 耿晓把自己的经历发在平台上与网友交流,这才知道,自己遭遇了商家的虚假发货套路。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网购消费者都曾有类似遭遇。商家通常会以“发错货召回补发”“快递破损”“换了单号忘记更新”等说辞来拖延发货进程。 记者了解到,不少消费者在第一次遇到类似情况时通常会认为是“偶然事件”,选择退款,而在接连遭遇类似情况后才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可能受到了侵犯。 商家快递互相串通 近期,某第三方投诉平台统计显示收到网购虚假发货类投诉增多。 网店商家为何会虚假发货?泰和泰(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许越程告诉记者,少数商家由于售前缺乏对订单数及出货量的合理预判,超额销售后既不愿损失客源,又碍于平台制定的发货时效规则,便玩起虚假发货把戏,为填补库存争取更多时间。此外,预售刷单、数据造假和恶意收集买家信息进行转卖也是常见原因。 “如果物流信息长时间未更新,或者显示的发货地与商家所在地不符,那么就需要警惕了。”许越程说。 有电商从业人员向记者透露:“有些商家搞促销打折,发现销量很好就不舍得低价卖出,于是选择虚假发货。”“一般而言,最大的可能还是卖家打了单,但手头上没有货。”在广东揭阳经营多年童装网店的黄娟说,如果商家没有按照时间发货,平台会罚款,一些商家就会通过这种方式减少损失。 采访中,有快递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虚假发货实则是有的商家和快递网点共同配合的“骗局”。“有一些商家会和快递员说好,快递员会给商家一个单号。”广东揭阳某快递驿站工作人员说,部分商家会和快递网点串通,在“技术”操作下,平台会显示虚假物流信息,“有时候我们派件的人查单号,查出来根本没有物流轨迹,都是虚假的。” 虚假发货涉嫌欺诈 从采访情况来看,大部分消费者遇到虚假发货,会选择直接申请退款。 中国传媒大学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指出,商家的虚假发货行为,属于典型的合同违约侵权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如果基于刷单或其他不正当目的,涉嫌构成欺诈。 郑宁认为,从平台端来看,惩治虚假发货行为不能一赔了之,需采取更多有效规约,如下架商品或服务、平台禁入等;同时应充分回应消费者维权诉求,畅通维权渠道。 “有的消费者还可能遭遇虚假发货并要不回货款,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权向相关平台方追责。”许越程说。据《法治日报》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