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草河湾里的颍州区西湖镇大许村是长篇报告文学《草河湾扶贫纪事》的诞生地,但所有参观取经者均不知我们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工作队把可读性、实用性、指导性较强的《草河湾扶贫纪事》当成了驻村三年的案头书,努力吸收这本书的营养。这本书让我找准了第一书记工作的着力点,让我对如何在草河湾开展工作胸有成竹。 2017年4月,共青团安徽省委第七批工作队进驻草河湾。2021年6月,我作为共青团安徽省委第八批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开赴草河湾。刚到草河湾,听说第七批驻村工作队副队长杨益军所著的20多万字的《草河湾扶贫纪事》即将出版发行,我急切地要来书稿电子版,像得到宝贝一样,从头至尾认真研读。书稿中一批个性鲜明的草河湾基层人物向我迎面走来,围绕这些基层人物发生的一个又一个感人故事,让我认识到只要和群众心贴心、把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再硬的坚冰都会融化,再乱的麻绳都能找到解开的办法。 我从书稿中清晰看到了上一任工作队在草河湾开展脱贫攻坚的全方位场景:软弱涣散如一盘散沙的党支部,是如何蝶变为市五星级党支部的?村里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在第七批工作队影响下是如何迎来人生拐点的?村里一位日子过得不错的老人,为什么要违心说儿子不给钱、让儿子无辜背上不孝的黑锅?村里“四大能人”之一许国友,作为产业扶贫的功勋人物,为何最终无缘脱贫攻坚贡献奖……所有这些,在书稿中都有鲜活的解读。我边读边思考,在草河湾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开展工作的着力点因此找得更准。 2022年4月,这本书正式出版后,我一直爱不释手,并留意媒体对《草河湾扶贫纪事》的推介。尤其以下几篇深度评论文章让我对《草河湾扶贫纪事》的感悟不断升华:《颍州晚报》整版转载新华网发表的长篇文章《〈草河湾扶贫纪事〉为何感人至深》,打动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读者。随着多家媒体的转载,这部书迅速成为网上热销读物。读完这篇文章,我又重读了一遍《草河湾扶贫纪事》,并产生了与此前阅读时不同的感悟。曾多次到草河湾调研的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燕少红“满含热泪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他在《农村工作通讯》和《阜阳日报》发表的《一本生动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活教材——荐读杨益军长篇报告文学〈草河湾扶贫纪事〉》一文中,有句话让我刻骨铭心:“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面对新情况新问题,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如何避免‘干部累了一身汗,群众就是不点赞’的尴尬,从安徽省优秀选派干部标兵杨益军的《草河湾扶贫纪事》中可以找到答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荣在中国国史网发表的《〈草河湾扶贫纪事〉——新时代调查研究报告的成功之作》认为,书中诸多鲜活案例生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在中国农村网、中国乡村振兴网同时发表了《一个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样本——向全国乡村振兴工作队和乡村干部推荐〈草河湾扶贫纪事〉》一文,其中一段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这本书虽然讲述的是脱贫攻坚往事,但对如今的乡村振兴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仍有可贵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正因如此,我郑重向全国乡村振兴工作队和乡村干部推荐长篇报告文学《草河湾扶贫纪事》一书。”上述几篇评论触动了我的思想深处,我一遍又一遍研读《草河湾扶贫纪事》,越读越觉得这本书有味道,越读越觉得这本书有较强的可读性、实用性、指导性。 驻守草河湾第三年,我和村支书许晓明分别被评为“阜阳市十佳第一书记”“阜阳市十佳村支书”,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目前一个投资较大的食品深加工项目正在草河湾落地生根。取得这些成绩,固然有方方面面的因素,但与《草河湾扶贫纪事》也密不可分。 前不久,我完成第一书记的使命,离开了草河湾,兼任一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到基层工作不是在办公室激扬文字,而是在阡陌田野默默耕耘,是触摸现实的肌理,将群众冷暖记挂于心,将使命责任承载于肩,会面对很多困难和挑战。上任不久,喜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如何学深悟透全会精神,特别是《决定》中提出的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等内容,我想,从实践出发的学习和基于理论指导的实践是重要方法。重温《草河湾扶贫纪事》中基层工作的生动实践,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和领悟。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