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品一品文物里的中秋情韵

2024-9-13 09:55| 编辑: 刘黎 | 查看: 238|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王雪洁/文 徐丹丹/摄|来自: 颍州晚报

      中秋节怎么过?吃月饼、话团圆、与亲友共赏一轮明月……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从古至今都很受重视。而在古代,这个节日还衍生出相关的传说和故事。又是一年中秋时,记者带你走进阜阳的博物馆,一起来探寻文物里的中秋情韵。
  

  月宫纹菱花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月宫的传说
  
  在界首市博物馆,藏有一面月宫纹菱花镜,其上有一幅精美的月宫图。
  
  记者看到,这件文物是一面八瓣菱花形镜,直径14.5厘米、厚度0.5厘米,观其背面,纹饰凸雕月宫图,中央为枝繁叶茂的桂树,树干中部隆起镂空为镜钮,一侧为嫦娥振袖起舞、另一侧为白兔捣药,下方还有个蟾蜍作跳跃状。
  
  据界首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面月宫纹菱花镜,来自1984年的一次社会征集活动。尽管中间有一小部分缺失,但依旧能看出此镜整体纹饰精美,人物刻画精细,将桂树枝干虬曲、嫦娥徐徐飞天的姿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为大唐盛世时期的艺术佳作。
  
  提到中秋节,总能想到嫦娥奔月的传说,月宫纹菱花镜更是证实了这一点。古代神话中的月有玉兔、蟾蜍,亦常见于汉代以降的文献,刘安在《淮南子·精神训》中写道“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相传,嫦娥在古籍中原名娥,为后羿妻,后窃取灵药奔月。
  
  到了唐代,月宫的故事进一步演化为美丽和富有情趣的神话,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记述“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又“有人玩八月十五夜,月光属于林中如疋布。其人寻视之,见一金背虾蟆,疑是月中者”,将月宫的传说故事进一步丰富。
  
  团圆的寓意
  
  中秋节定型于唐朝,盛行于宋朝,明清时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据考证,中秋节的主要寓意在于庆祝丰收、家庭团聚等,所以中秋节又名“团圆节”。过节时,人们互赠月饼、瓜果等,象征着亲友间美好的祝愿,增加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情感联系。文人雅士则善以诗词为馈赠表达祝福或是怀念。
  

  百岁团圆铭人物纹铜镜
  
  在阜阳市博物馆内,一面明代百岁团圆铭人物纹铜镜便将“团圆”刻在了镜面上。
  
  据市博物馆讲解人员介绍,以大字楷书分上下右左而列的吉祥铭文镜是明代铜镜的首创,百岁团圆铭人物纹铜镜就是铜镜上刻有百岁团圆文字,还配以吉祥图案,如凤凰、团花、楼阁、八宝、日、月、云、天官、地官、人官、仙童、仙鹤等图案,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明代铜镜的最大特点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上述讲解人员介绍,百岁团圆铭人物纹铜镜圆钮、素边,钮边一周飞鹤纹,其外的四方框内分别铸百、岁、团、圆四字,字间有仙人纹样。铜镜保存完好,有少量绿锈,镜面图案清晰,寓意吉祥,赏心悦目。
  
  秋天的韵味
  
  中秋至,现代很多人趁着节假日外出旅游。在古代,古人也会赏花赏月赏秋,秋景秋韵成为很多文人、画家笔下的素材。界首市博物馆中的《双喜图》(复本),则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别有韵味的秋景图,还加入了被赋予中秋意味的兔子形象。
  

  《双喜图》(复本)(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双喜图》图绘秋风呼啸的旷野,枯枝折倒,残叶飘零,小草伏地,一片萧瑟之中,两禽鸟扑翅鸣叫,顶风飞来,其一刚攀在树枝上,目光俱向下。原来,在残枝败草之中,有一只兔子正回头向它们张望。
  
  《双喜图》是北宋画家崔白的得意之作,这幅画高将近两米,画面上所绘的,不是宁静典雅的花木鱼虫,而是一幅情景交融的野逸之作。图中场景萧瑟寒凝,却是自然界寻常生命景象的再现,体现出画家对生活观察的细致,令观者回味无穷。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