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一个小村76年的接力守护

2024-7-5 08:42| 编辑: 刘黎 | 查看: 3902|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任刚 通讯员 张锐乾/文 全媒体记者 王军侠 通讯员 闫征/摄|来自: 颍州晚报

 为烈士守墓,让英雄安息
一个小村76年的接力守护

    界首市芦村镇小徐村朱庄位于皖豫两省接合部,被村民称为“一步跨两省”。这里有个传统:为烈士守墓,让英雄得以安息。不知不觉间,全庄200余户村民已持续为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徐汝海烈士守墓长达76年。
  

  朱守备擦拭墓碑
  
  小村里的烈士墓
  
  朱庄的入口处有一条南北向的村道,南段是界首市的小徐村朱庄,北段则是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乡的范堂村。7月3日上午,记者刚踏入朱庄,手机便收到了河南文旅发来的欢迎信息。
  
  在村民朱娜娜的引导下,记者穿过曲折的村道,在一片树林前停下了脚步。“前面就是徐汝海的墓,几年前曾进行过一次修整。”朱娜娜介绍。
  
  沿着一条由砖石铺就的小径向前走,穿过郁郁葱葱的树木,记者来到了路的尽头。眼前是一座六七平方米大小的圆形坟茔,被不锈钢护栏环绕,两棵挺拔的松树分立两侧。正前方,一座约1.5米高的黑色石碑上,“徐汝海烈士之墓”七个金色大字格外醒目。
  
  60岁的村民朱守备是烈士墓现任专职管理员。每天忙完农活后,他都会来到坟前,清理杂草,擦拭墓碑。“前一任管理员朱守田因为身体原因,三年多前就把管理任务全部交给了我。”朱守备说。在村里,徐汝海的故事家喻户晓。徐汝海的墓还是一个小坟茔时,村民们就自发地守护它,帮助清理杂草。几年前,政府为徐汝海烈士重新修墓并立了碑,村民朱守田成为第一任管理员。
  
  通过碑文及村民们的叙述,烈士徐汝海的事迹逐渐展现出来。
  
  被确认为革命烈士
  
  1927年,徐汝海出生于当地的大徐庄,自幼生活贫困,8岁时父亲去世,9岁时母亲改嫁,之后他被过继给了叔父徐公茂,与叔父和婶母共同生活。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为响应党的号召,徐汝海积极报名参军,与同村的徐汝士、徐汝彩等8人一起,作为支援部队的一员,奔赴徐州战场。在战场上,徐汝海不畏脏累,总是抢着做重活累活,经常几天几夜不休息。一次行军途中,由于借宿的民房空间有限,他就在猪圈里和衣而睡。更多时候,他只能和其他士兵一起,倚着墙根休息。
  
  由于过度的体力消耗,徐汝海最终在战场上因劳累过度而去世。
  
  同乡们不远千里,将徐汝海的遗体从淮海战役前线送回他的老家,安葬在距大徐庄300多米的小朱庄祖坟地里。新中国成立后,在20世纪50年代,徐汝海被国家有关部门追授“革命烈士”称号。1983年12月,他再次被民政部确认为革命烈士。
  
  接力76年的守护
  
  “76年了,我们全村人从未忘记过他。”小徐村两委委员朱高峰告诉记者,小时候,他就听村里老人讲述徐汝海在前线的故事,以此教育后辈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时光荏苒,76年间,村里经历了平坟还田等变迁,许多村民的祖坟位置都已模糊不清,但徐汝海的安息之地却始终被大家用心守护着。
  
  芦村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副站长王金山介绍,2019年,界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安排专人为徐汝海重修了坟茔,这也是界首市北部唯一设立于村庄内的烈士墓。
  
  “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徐汝海这样的后勤保障人员,为前线大部队提供了坚实的支援,为解放全中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王金山说。
  
  朱高峰表示,对烈士坟墓的守护已深植朱庄人血脉中。烈士不畏生死、敢于牺牲的精神,将在这座偏远小村庄里世代延续下去。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