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三夏进行时】机收“大比武” 减损论“英雄”

2024-5-27 08:11| 编辑: 刘黎 | 查看: 7380|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梅飞 通讯员 闫翊 胡雪岩/文 全媒体记者 王彪/摄|来自: 阜阳日报   

  “三夏”大忙时节已至,丰收的喜悦,伴着滚滚麦浪在颍淮传递。阜阳是闻名遐迩的“百亿江淮粮仓”,打好“三夏”这个全年粮食收获的“第一仗”,对于实现全年粮食丰收、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意义重大。
  
  5月24日,2024年全省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阜阳赛区)观摩会在颍州区三塔集镇举行。截至5月26日,我市已收获小麦155.373万亩,收获进度为20.50%。其中,阜南县、颍州区小麦抢收已过半。
  
  今起,本报开设“三夏进行时”专栏,生动记录颍淮麦收的火热场景和动人故事,全面展示我市“三夏”生产的新亮点、新变化,彰显阜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新担当、新作为。敬请垂注。
  
  

5月24日,颍淮热“晴”高涨。上午8时,颍州区三塔集镇的一片麦田旁,10台联合收割机一字排开,整装待发。这是2024年全省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阜阳赛区)观摩会的现场。
  
  距离比武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阜南县柴集镇农机手邢金奎就来到比赛场地,抓几把田里的泥土,掐一把麦穗揉搓几下……不大一会儿,麦子成熟度、土壤湿度等信息已经了然于胸。转身回到联合收割机前,邢金奎拿出工具,开始根据脑海里的“数据”调整收割机部件。
  
  上午10时,裁判员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邢金奎驾驶收割机“冲”进麦田,成片的麦子被“吞”入机舱,秸秆随即被粉碎“吐”出来。一个来回,收割机停靠地头,伸出卸粮筒,颗颗饱满、粒粒金黄的麦粒喷涌而出。
  
  机收作业结束,裁判人员拿出一个长2米、宽0.5米的取样框,在收割机往返行程内随机选取取样区,分别收集散落其中的麦粒。通过对取样区掉落麦粒、收割作业效率(速度)及留茬高度等数据进行综合对比,裁判员现场评定出一二三等奖获奖人员并为他们颁发奖金。
  
  10名参赛选手中,邢金奎顺利完成收割任务,且收割过程中散落的麦粒最少,获得本场比赛一等奖。
  
  “为了今天的比赛,我专门对收割机进行了改造,比如在割台上添置挡帘,防止机收时麦粒弹出;在拨禾轮上增加弹齿,防止漏割……”这是邢金奎多年积累下来的操作经验,也是他此次拔得头筹的“秘诀”。
  
  市农机发展中心农机促进科科长时修亮说,小麦收割时的损耗与收割机械运行状态、收割作业时间、操作是否规范等多种因素有关,农机手的技术和经验在此过程中十分重要。备战“三夏”期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已面向农机手开展多轮技术培训,并引导对收割设备进行升级,努力提升小麦收获质量。
  
  减损就是增产。按行业标准,小麦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为合格。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通过一系列举措,阜阳市去年的小麦机收损耗率保持在1%以下。按照2023年平均亩产522公斤计算,仅此一项,全市758万亩小麦相当于增产近4000万公斤。
  
  “此次大比武就是让农机手进一步精进技能,降低机收环节粮食损耗,确保小麦丰产丰收、颗粒归仓。”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付景军说。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