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鹿上有鲜果

2024-1-19 08:42| 编辑: 刘黎 | 查看: 10453| 评论: 0|原作者: 葛继红|来自: 阜阳日报

 

高云龙在查看草莓生长情况

      阮城,古称鹿上。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效法齐桓公,邀请齐、楚等诸侯国来鹿上会盟,这便是载入史册的“鹿上会盟”。
  
  昔日的原鹿古城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如今的阜南县公桥乡阮城村,宛如现代版的“世外桃源”:一栋栋粉墙黛瓦的民居默然伫立,柏油路面平整干净,房前屋后的月季红艳艳一片,河水静静流淌,默默向世人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承载的梦想与希望。
  
  这个冬天,我们要去拜访的草莓种植大户——高云龙的草莓种植基地就在阮城村西头,他在这里播撒下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一
  
  阮城农业草莓种植合作社社长高云龙听说我们要来,早早等在村头。因常年在地里劳作,他的脸膛晒得黑红。
  
  他领我们往村西头走。一路上,水田漠漠,麦苗青青。草莓基地位于村西头一块高岗上,一眼望去,一座座塑料大棚连成一片,像一汪清澈的湖水,荡漾在田野上。
  
  高云龙今年35岁,年龄不大,却成绩斐然。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的年产值由起初的1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00万元。2012年,阮城农业草莓种植合作社被评为“阜南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3年被评为“阜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5年,“阮城”牌草莓商标注册成功,2018年获得安徽省绿色农业安全追溯体系认证,2017年、2020年、2023年,“阮城”牌草莓连续三届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由于成绩突出,2017年,高云龙当选为阜阳市第五届人大代表;2023年,高云龙被评为“阜南县劳动模范”。2023年,阜南县草莓种植户联合成立“草莓行业协会”,高云龙担任协会秘书长。
  
  谈起草莓,这个有些腼腆的年轻人打开了话匣子。从草莓的品种、病虫害的防治、田间管理以及将来的打算,他如数家珍。
  
  草莓的品种多。有红颜、天香、章姬、甜查理、天仙醉、白雪公主……今年种的主要是天仙醉。这种草莓抗高温、高湿的能力强,果形大而均匀,果肉爽脆酸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草莓和其他农作物一样,容易受病虫害侵袭:炭疽病、根腐病、白粉病……其中,炭疽病、根腐病是草莓苗期时最容易得的两种病。炭疽病由真菌引起,发病后很难治疗,以提前预防为主;根腐病也属于真菌病害,主要由土壤和种子传染。预防根腐病,最好的方式就是实行农作物轮作倒茬……
  
  看我听得一脸茫然,高云龙笑了。他说,如果不懂病虫害防治,种草莓只赔不赚。现在,什么季节草莓生什么病,用什么药,他都烂熟于心。
  
  二
  
  “怎么想起种草莓的?”望着眼前这个安静朴实的年轻人,我好奇地问。
  
  “说来话长。”高云龙望着大棚里长势旺盛的草莓秧,开启了记忆的闸门。2010年,毕业于北京工商管理学院的他,在北京宏利集团做销售,活不累,收入也不错。当时,因为草莓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在村干部代学法的带领下,阮城村村民陆陆续续种起了草莓。高云龙的父亲从村卫生室退休后,看到大家种草莓赚了钱,就打电话给高云龙,让他回来,跟他一起种草莓。
  
  一开始,高云龙不想回来。但考虑到父母年龄大了,外面的世界虽精彩,毕竟不是家。回农村,做个新时代的农民,为乡村振兴作点贡献,不但可以照顾父母,还可以体现自身价值。2011年底,他回到家乡,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从村民手里流转了10亩耕地,建了3个塑料大棚种草莓。
  
  2012年2月,村里成立草莓种植合作社,共有12户村民入社。因为高云龙待人诚恳热情,又有文化,入社村民一致推选他当社长。从那一刻起,他下决心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奔小康,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
  
  “一亩草莓纯利润多少?”我问。
  
  “一季草莓可采四茬果,一直持续采摘到第二年五六月份。去掉人员工资和成本,一亩草莓可净赚1万多元。今年种了50亩草莓,可净赚70多万元。”
  
  别看收入可观,个中辛苦,有口难言啊。
  
  6月要把草莓秧拔掉,种玉米。玉米长两个月后,用粉碎机把玉米秸秆粉碎做有机肥料。这样倒茬,不仅肥了田,也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8月中旬,栽草莓苗。在草莓幼苗定植后,要做好浇水工作,还要控制好水量,过多过少都不行。草莓幼苗耐高温性较弱,要做好遮荫降温工作,温度过高易导致烧苗现象。幼苗缓苗期,要仔细检查幼苗,看是否达到壮苗标准,如有异常及时调整。最繁琐的工作就是摘除老叶和花蕾。
  
  冬季,白天,大棚温度高,不通风。全天待在里面,闷热难耐,何况还要干活。夜间,大棚温度要保持5℃,需要用深井水往大棚上不停地喷水增温。
  
  下雪天最苦、最累。大棚上积了厚厚的雪,太重,会压塌大棚,必须立即清除。可想而知,冰天雪地的塑料,又是斜面,极其光滑。一不小心,就会滚落下来,摔得鼻青脸肿。
  
  天气转暖,每天上午八九点钟,要把大棚两边的塑料薄膜掀起来透风,傍晚要放下来保温。17个大棚,50多亩地,干起来挺累人的。
  
  除了管理好自家的大棚,作为合作社带头人,高云龙还要统一采购,为社员供应他们所需的钢架、地膜、农药、肥料等农资及原材料;组织收购、销售社员的产品;引进种植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带领社员外出参观学习等。
  
  “虽然整天忙忙碌碌的,但每天过得很开心,很充实。” 高云龙说这话时,眼睛亮亮的,像一汪贮满清水的池塘。
  
  四
  
  “这一路走来,没遇到什么大的风险吧?”
  
  “咋没有?”看着我面前摊开的笔记本,高云龙陷入了沉思……
  
  2017年深秋的一天,高云龙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去大棚里转转。天朗气清,微风阵阵,天空水洗一样明澈,瓦蓝而高远。几只斑鸠站在树上,“咕咕、咕咕”唱着古老的歌谣。柔和的阳光,透过塑料薄膜,投射在草莓碧绿的叶片上。即将成熟的草莓,像一颗颗暗红的宝石,静静躺在田垄上,安然、宁静。高云龙想着丰收在望,露出会心的微笑。
  
  突然,西北方涌现了墨似的乌云,紧接着,一阵狂风吹来,塑料薄膜翻卷起来,再腾挪上去,似台风中的巨浪,狂躁不安地叠起万般花样。紧接着,又是一阵狂风夹杂着尘土,像一匹发疯的野兽,在田野上横冲直闯,塑料薄膜带着大棚支架,像一片轻盈的羽毛,在半空中舞动、翻转。
  
  “大风降温。损坏的大棚还没搭好,紧接着来了场霜冻,草莓几乎全军覆灭。那一年,损失近20万元。”想起当年的场景,高云龙脸上笼上一层灰暗。
  
  “第二年,我种了20亩草莓,想着能把头年灾害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谁想到又遇上雪灾!”高云龙清楚记得,2018年1月4日,江淮大地普降暴雪,那是一场多年未遇的暴雪。一夜之间,天地同白,十几个大棚全部坍塌,进入采摘期的草莓全被冻死。望着被厚厚积雪掩埋的草莓秧,这个七尺男儿失声痛哭。那一刻,所有的辛苦付诸东流,希望像肥皂泡一样,瞬间破灭。那一年,高云龙损失近30万元。
  
  梦想柔软的水,碰到了现实坚硬的山。那些日子,他情绪低落到极点,总感觉头顶的天空是灰暗的,有一群乌鸦在头顶盘旋、鸣叫。
  
  父亲怕他想不开,耐心开导他:创业艰难,哪有不遇个沟沟坎坎的。亲戚们也劝他别泄气,男子汉大丈夫,哪能服输呢?村干部也来安慰他:你是合作社社长,千万不能认怂,你趴下了,社员们怎么办?
  
  在大家的劝导和关心下,高云龙重整旗鼓,搭建了新的大棚,又从村民手中流转了30亩地种草莓。渐渐地,阮城农业草莓种植合作社的收益越来越好,高云龙的事业也走出了困境。
  
  五
  
  村里的草莓种植基地,给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在草莓大棚里,我们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她中等身材、肤色紫红、手脚麻利。她叫张敏,今年50岁,以前跟丈夫一起在浙江打工。丈夫在一次送货途中,出了车祸,腿部受伤严重,落下了残疾。家里经济因此陷入困顿。
  
  “多亏了云龙兄弟。他让我来这里干活,活不累,一天能挣100多块钱。最主要的是离家近,下了班不耽误给家人做饭,不耽误照顾家人。”张敏微笑着说。
  
  说话间,从大棚里走出一位大妈。大妈今年60多岁,身形瘦削,但精神很好。她也是本村村民。我笑着问她:“这么大岁数了还来这干活?”大妈笑答:“这些年多亏云龙对俺一家人的照顾。像我这么大岁数,到哪里打工人家都不要。没办法,前年老伴得了肠癌,去合肥做的手术,报销后,自己掏了5万多块钱。这些钱都是问亲戚邻居借的,我得慢慢还。我在这里帮着摘草莓,每个月能挣2000多块钱,借的钱快还完了。”
  
  高云龙介绍,来这里干活的都是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其中有11个是脱贫户,每人每月收入2000多元,能确保他们脱贫后不会返贫。
  
  谈及将来打算,高云龙信心满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娴熟的技术支撑,现在草莓种植已步入正轨。下一步,要把草莓行业做精做细。他现在正在做草莓“脱毒种苗”的培育。高云龙说:“‘脱毒种苗’长势健壮、抗病性强、畸形果率少、亩产量高,把这种优质、健康的种苗提供给社员们种植,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另外,我想吸纳更多村民参与到合作社来,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带领大家一起往好日子上奔。”
  
  太阳冉冉升起,钴蓝色的天空涌现出橘红的霞光,河水被霞光涂抹得一片绚然。高云龙的梦想也如朝霞般灿烂耀眼……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上一篇:童年的腊八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