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阜阳图书馆 文脉传承近百年

2023-12-4 09:55| 编辑: 刘黎 | 查看: 3870|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王雪洁 实习生 陈梦楠/文 本报记者 庞诚/摄|来自: 阜阳日报

位于城南新区的阜阳市图书馆新馆 

  初冬时节,双清湾畔。
  
  蓝天白云下,方正造型的阜阳图书馆新馆像一个童话般的存在,周身玻璃幕墙晶莹剔透,上面印刻的“宜言饮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等阜阳汉简小篆字体古色古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与周边简静的榉树红叶、斑斓的冬青石楠、高大的城南双子塔构成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
  
  “新馆2017年3月开建,2021年5月建成,今年10月29日试运营。”阜阳市图书馆馆长苏允雅告诉记者,“目前,新馆藏书量22万册,设置了2700多个阅读坐席。开门当天就办理读者证2731张,借阅量达6085册,1.24万人次读者来新馆打卡‘书香盛宴’,阜阳市民的读书热情由此可见一斑。
  
  新馆体验 静立城南大气象
  
  从空中看,阜阳市图书馆新馆像一个方形玻璃盒子,镶嵌在市民广场北侧,与周边阜阳市规划展示馆、阜阳市博物馆、阜阳市科技文化中心(科技馆、文化馆)、阜阳大剧院和阜阳市民中心一起,构成了城南新区“四馆一院一中心”的完整拼图。
  
  新馆东门前,“阜阳市图书馆”几个大字由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大楼周边为景观水池,阳光明媚,一池碎金,为端庄大气的新馆增添了灵动气质。
  
  “新馆按国家一级图书馆标准建设,总藏量设计为107万册,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包括地下一层、地上五层。”馆长苏允雅告诉记者,新馆上马了智能分拣、自助借还设备、大数据分析、掌上阅读和智能体验平台等智慧图书馆应用系统,满足读者多元化阅读需求。
  
  走进新馆,第一印象是内部空间通透,装修风格大气,中空结构的建筑布局颇具设计感——
  
  一楼大厅差不多有大半个足球场大小,内装为淡黄暖色调,空气中弥漫着原木和新书的清香,中央空调暖风丝滑,整个环境舒适怡人。
  
  举目仰望,十五六米高的天花板看起来像一个国际象棋棋盘,白色与咖色相间的方格子里写满了汉子偏旁部首。似乎为缓解“密集恐惧症”,工程师为其下的楼梯底部换成了传统中式窗格图案,加之淡黄色竖条纹装饰与星点楼梯墙交相辉映,整个大厅视觉效果舒缓流畅,简约大气。
  
  记者从一楼走到四楼,发现新馆布局处处体现注重人文、关爱读者的温馨细节:
  
  整个新馆设置了4部直梯、2部扶梯。当然,你如果喜欢健身锻炼,也可选择宽大的步梯上下通行。
  
  一楼大厅配备了轮椅和雨伞。每个楼层都设置了茶水间、卫生间;每个阅读区域入口都设有包裹寄存处;阅读座椅和书桌旁都安装了充电插座;馆内实现了无线网全覆盖,给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
  
  位于一楼的亲子绘本馆布置了卡通造型桌椅,草原森林彩绘墙、大型铅笔书架、云朵教室……为孩子们提供了温馨有趣的阅读空间。
  
  上到二楼,一南一北两个大阶梯阅读区空间直达三楼,尽显宽敞通透。这里是低年级学生的最爱,小孩儿喜欢躺在阶梯上阅读、玩闹,楼梯立面标语提醒他们:“请勿踩踏、蹦跳、躺卧”“带走一身书香,留下一室洁净”“不可高声语,恐惊读书人”……
  
  来到三楼,中庭是围绕一圈的原木色书桌,四周设有文学综合、外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借阅区域,以及连环画主题馆、体现阜阳文化特色的颍淮书院、露台书画室等。阅览区之间布置了大小不一的研讨室 ,为读者提供学习交流的私密空间。
  
  位于四楼的特色家谱馆、阜阳人文馆、古籍部,专业性较强。这里还设置了年轻人喜爱的研学(创客)空间和自修(研学)区,整齐划一的桌椅,暖色调的皮质沙发,如同大学里的自习室。
  
  “注重以文化人,为读者打造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是阜阳图书馆一以贯之的服务宗旨。”苏允雅馆长说,“这个优良传统,无论新馆老馆我们都坚持了多年。”
  
  一馆书香 文脉传承近百年
  
  初冬傍晚,华灯初上。
  
  从颍州路与文峰路交口向东,记者在一片仿宋建筑群中寻寻觅觅,商业门面灯光闪烁,仿佛走进一个由蛛丝织成的空间,宛若迷宫,不知何往,一不小心就错过了这栋不起眼的灰色四层建筑:文峰路5号,阜阳市图书馆老馆所在地。自1987年在此“安家”以来,一年365天,大部分时间都敞开大门,接纳每一位为寻找而充满期待的人,安顿每一个渴望读书求知的灵魂。就像阿根廷前国家图书馆馆长、作家博尔赫斯说的那样:“如果有天堂,应该就是图书馆的样子”。
  
  “阜阳最早的图书馆,1928年就建立了。”苏允雅说,“距今已有95年历史。”
  
  据《阜阳地区志》记载,清末民初,阜阳城学堂、学校设有图书室,仅供校内借阅。民国17年(1928年),在查抄变卖军阀倪嗣冲侵吞财产的基础上,建立了阜阳县图书馆,地点在城隍庙后院。民国26年(1937年),省政府拨专款在阜阳城建安徽省立第七区图书馆,当时藏书颇丰。
  
  建国后,阜阳专区未设图书馆,图书工作由专区中心文化馆图书室承担。1956年6月,阜阳县图书馆成立,后并入阜阳县民众教育馆,设图书室。“文革”期间,藏书大量流失。1978年,恢复为阜阳县图书馆。
  
  高玉华,今年90岁,阜阳市图书馆老馆长。满头华发的老太太思路清晰,为记者梳理了市图书馆建设变迁的“时间轴”——
  
  1975年底,国务院批准设立阜阳市(县级)。1976年冬,阜阳市(县级)图书馆成立,初由阜阳市文化馆代管,1979年分立。
  
  由于图书馆一直“寄人篱下”、租房办公,1985年,阜阳市(县级)决定投资建设自己的图书馆。
  
  1987年10月1日,阜阳市图书馆建成投用,当时为皖北地区县级市第一座图书馆,建筑面积2477平方米、总藏量设计30万册。
  
  1993年,由于县市合并,县市两座图书馆合并为阜阳市(县级)图书馆。
  
  1996年6月,撤地设市时,阜阳市(县级)图书馆又上划为地级阜阳市图书馆。
  
  “‘阜阳市图书馆’的馆名,是1987年冬天我专程到北京请启功老师题写的。”高玉华说,“今天,这六个大字搬到了新馆楼前,成了镇馆之宝。”
  
  “1976年,阜阳市(县级)图书馆成立时,办公地点设在老北关附近的福音堂(北城小学西侧)。”郭菊岩是第一个去报到的职工,回忆当年往事,这位已退休的图书馆馆员说,“当时经费紧张,书也紧张。”
  
  在采编部工作的郭菊岩负责图书采购。购置新书要和读者一样去新华书店排队。没有交通工具,郭菊岩就和同事把买好的书一包包地扛回来。“我们想用有限的经费买来更多的书。扛着书,大家都不觉得累,心里反而很开心。”后来,条件稍微好点,馆里给她争取到一辆自行车,搬运才变得轻松一些。
  
  上世纪80年代初,阜阳市(县级)图书馆搬到了人民路少年宫(原阜阳一中附近),馆内书籍达1万多册。郭菊岩记得,在那个渴求知识的年代,每当图书馆举办讲座,馆内外都挤满了人。很多年轻人喜欢去图书馆,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
  
  1987年某个午后,一辆借来的小卡车,把一包包图书运到位于阜城文峰路北侧的新“家”。彼时,在图书馆工作近十年的郭菊岩和同事看着这些书,开心地说:“咱们终于有一汽车的书了。”
  
  一汽车的书,大约几万册,是当初郭菊岩和同事一包包地用肩膀扛、用自行车推才搬回来的。
  
  1987年,阜阳市(县级)图书馆新楼在文峰路5号建成投用,前面还有一个6米深的小院子。“当时,这个图书馆在全省条件都是比较好的,甚至比省城合肥的还要大。”1988年,程龙从农校调到图书馆工作,负责图书外借。他记得,当时政府下拨的一年购书经费是7万元,作为一个县级市,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政府重视图书馆建设,整个社会的读书氛围十分浓厚。”
  
  那时候,读者不能进入馆藏区、到书架旁自己挑选书籍,所有借阅手续都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非常大,每天上班,门口都排着长队,为了给读者找书拿书,一天下来能跑十多公里。最多时,一天有三四百人来借书。”程龙说。
  
  当时,金庸、古龙、梁羽生笔下仗剑走江湖的侠客,让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琼瑶编织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让少男少女心生向往;席慕蓉以温婉之音的浅唱低吟,滋润着众多文艺青年的心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几乎每个青年心中都有一个文学梦。
  
  对于图书馆的老员工而言,最大的改变莫过于图书馆逐渐完成了信息化建设。在没有电脑的年代,图书的采编、借还、信息整理……全靠人工完成。
  
  “书采购回来,第一站是进我们采编部,进行登记、分类、编目、图书加工,非常繁琐。书袋、书卡、目录卡、书标、种次号和排架号……每一样都得准确无误,才能确保读者借书时,一查就能找到。”郭菊岩告诉记者,她退休前几年,图书馆采编终于用上了电脑,再也不需要人工整理了。
  
  市图书馆馆长苏允雅介绍,进入新世纪,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迅速推进。2012年—2014年,图书馆绝大部分借书证都换成了新证,由过去人工办理借书证改为机器识别;2014年,图书馆对馆藏图书进行数据录入,建立书目数据库;自2017年以来,阜城陆续打造了11座自助图书馆、4座颍淮书房。“不论哪种方式,都是为了打造良好阅读环境,让书香阜阳蔚然成风,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安身立命阅读温暖书生心
  
  上午10点,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照射进来,加上中央空调22℃左右的室温,在新馆读书,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
  
  “每到周六周日,我就扔掉锅碗瓢勺、扔掉一切家务活,到图书馆待一个上午。”于依林,阜阳市作协会员,现供职于政府机关,平时工作较忙。“生活不能都是没完没了的忙碌,还要有自己的爱好,给自己留一点放松身心的空间。”
  
  记者注意到,于依林选择二楼期刊室一张书桌安坐,手里捧着一本《人民文学》,旁边还放着一本《散文》、一个蓝色保温杯,气质文雅,恬淡安静,说起话来轻声细语。
  
  “我上初中时就喜欢到人民路少年宫的老馆读书,后来到文峰路的老馆看书,现在又跑到了新馆,一路跟了几十年,算是图书馆的‘铁粉’吧。”于依林坦言,如今自己已人到中年,坚持几十年读书不辍,也算“一个好习惯”。“这习惯,并不是因为工作需要,而是属于爱好型阅读,我爱好文学,喜欢写作。一走进图书馆,就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像鱼儿进入了大海,自由自在畅游书籍的海洋,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很充实,也很享受。”
  
  于依林在区财政部门工作,加上爱好阅读,喜欢文学,视野比较开阔。“藏书丰富,环境舒适,新馆建设是一个大手笔。”于依林认为,建这么好的公共文化设施,看似光花钱不挣钱,实则反映了政府以人为本的远大眼光。“既为市民读书学习、提高素质创造了良好条件,也提升了整座城市的文化气质和品位档次,我们都应该珍惜。”
  
  和于依林有所不同,32岁的丁磊到新馆读书“目的性”更强一些。晚上10点,丁磊走出新馆西南角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外面月光皎洁,他一边返回驻地,一边和记者聊起天来。
  
  “这个24小时图书馆太好了,简直就是给我们打工人准备的。”丁磊在阜城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工作,白天忙工作,晚上到图书馆“充电”,主要是看美术设计、装修案例方面的书。他告诉记者,工作中自己经常被要求提供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满足不同客户的设计要求。“感到压力很大,急需加强学习,储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成功案例,做到有备无患,接到任务时才不致于抓瞎。”
  
  丁磊认为,自己属于到城市打拼的草根阶层,不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必要技能,很难在城市立足生活。“现在,新图书馆书恁么多、环境那么好,在这儿看书充电,感到很充实、很温暖。”
  
  记者在新馆看到,在各个阅读区的书桌前、沙发上,不少年轻人戴着耳机、捧着书本,手机调成静音或振动模式,专心致志地读书学习,几乎没有人发出声响,大家都默契守护着这里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对我来说,书中有光,心中有梦,唯有读书学习,个人才有出路。”祁乐,24岁,和很多爱好学习的青年一样,她每天早上6点准时来到图书馆,备考公务员考试。“我现在没有工作,有这样一个免费又舒适的阅读环境,暖身又暖心。”祁乐告诉记者,生活中总会遇到种种不堪,有时情绪低落,有时心乱如麻。可是,“‘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一来到图书馆,看到这样励志的标语,学习环境这么好,大家都在埋头看书,我精神头马上就上来了,学习效率特别高。”
  
  也许,一座城市的强大和魅力,不仅在于让强者更强、成功者生活得更好,更要让弱者看到希望、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体验到读书的快乐、获得不断前行的信心和动力。
  
  苏允雅告诉记者,新馆开馆以来,工作日期间每天的人流量在1500—1700人次左右,周末进馆人次达7000—8000人次。目前,累计人流量达10.98万人次。其中,各种年龄层次的读者都有,有七旬老人从老馆跟到新馆,有年轻父母带娃感受书香阜阳,还有青年才俊来这儿汲取知识。“打造书香阜阳,建设学习型社会,图书馆是一个窗口。越来越多的市民经常到图书馆看书学习,让我们看到了阅读的力量,看到了阜阳未来发展的希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