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盲道、一处扶手、一个盲文按键……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能映照出一座城市的文明与温度。到今年11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满两个月,期间我市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对该法进行宣传。为让市民进一步了解该法如何在生活中运用,今天我们请律师解读其中的相关条例。 破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难题 近年来,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始终存在资金筹措难、统筹兼顾难等问题。 为破解这些难题,《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国家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便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并发挥社区基层组织作用,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房屋所有权人应当弘扬中华民族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等传统美德,加强沟通协商,依法配合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 安徽浩珺律师事务所律师虢馨雨介绍,该法从国家鼓励、政府支持、居民配合三个方面作出规定,并通过采取资金补贴、政策支持等措施缓解筹资难问题,努力为残疾人、老年人日常出行提供法治保障。 明确了盲道的维护和管理 盲道是重要的无障碍设施,更是盲人心中的“路”。此类无障碍设施如何管理?《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定,无障碍设施所有权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对无障碍设施履行以下维护和管理责任,保障无障碍设施功能正常和使用安全:对损坏的无障碍设施和标识进行维修或者替换;对需改造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改造;纠正占用无障碍设施的行为,进行其他必要的维护和保养。所有权人、管理人和使用人之间有约定的,由约定的责任人负责维护和管理。 虢馨雨律师解释,《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了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责任主体,以及责任人员应当承担的维护和管理职责。“明确禁止违法占用和破坏无障碍设施,如果违反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规定网站、APP的使用 也要无障碍 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数字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一些残疾人、老年人带来了“不会用、不好用”的困难。比如,部分老年人对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网上办事出现困难等。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国家鼓励地图导航定位产品逐步完善无障碍设施的标识和无障碍出行路线导航功能;音视频以及多媒体设备、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电信终端设备制造者提供的产品,应当逐步具备语音、大字等无障碍功能。银行、医院、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民用运输机场航站区、客运站、客运码头、大型景区等的自助公共服务终端设备,应当具备语音、大字、盲文等无障碍功能;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基础电信服务时,应当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语音、大字信息服务或者人工服务。 “对互联网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智能终端设备和基础电信服务等提出了无障碍要求,进一步降低了残疾人、老年人便捷上网的门槛,以便实现数字普惠共享。”虢馨雨律师说。 关注药品说明书的字体大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推进,中老年用药群体日渐庞大。但在生活中常见部分药品说明书字体过小,有老年人即使用老花镜也很难看清楚内容。这也成为不少人“吐槽”的对象。 “药品说明书字体小看似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事,其背后却是关系老年人、视力残疾消费者安全用药的民生大问题。”虢馨雨律师告诉记者,《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完善药品标签、说明书的管理规范,要求药品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大字、盲文、电子等无障碍格式版本的标签、说明书;国家鼓励其他商品的生产经营者提供语音、大字、盲文、电子等无障碍格式版本的标签、说明书,方便残疾人、老年人识别和使用。 答疑 什么是无障碍环境? 指为便于残疾人等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社区服务所进行的建设活动。包括物质环境无障碍、信息无障碍和服务无障碍。 无障碍设施服务哪些人群? 既服务于各类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等7类)、老年人等群体,也服务于行动不便的群体,如病人、孕妇及儿童,以及情境性障碍人群,如临时伤残者、携大件行李者、携婴儿车者等。 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有哪些? 包括标识、盲文、标牌、楼层示意图、语音提示系统、电子显示屏语音转换系统等。信息无障碍设施并非只适用于残障人士,实际它让每个人都受益。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