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0岁的薛玉海是位老木匠,他珍藏着很多老宝贝,包括刨子、墨斗、锯、斧、尺子等,其中最让他珍惜的,莫过于爷爷传下来的那把刨子,距今足足有100多年历史。在薛玉海看来,这些不仅仅是木匠工具,更代表着种刻在薛家人骨子里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传承。 传统工具背后的家族传承 在生态园附近有家经营家具的公司,连同展示带生产厂房都位于一排平房内。因为儿子经常要跑市场,平时店里就由薛玉海代为照看。5月20日上午,在薛玉海的工具箱里,记者见到了他收藏多年的老宝贝。 “这把大锯,我刚接触木匠活的时候就开始用了,”薛玉海指着桌上的十多件工具逐个介绍,从12岁那年,他就跟着父亲开始拉大锯。由于出身木匠世家,不用别人指导,薛玉海便无师自通地玩转各种木匠工具,这一件件样式古朴的工具,大多是父亲自己制作传承下来。尤其是那件已经“包浆”的刨子,更是薛玉海爷爷亲手制作传承下来的,距今至少也有100年的历史了。 薛玉海说,爷爷年轻时候就是村里出名的木匠,做的八仙桌等家具远近闻名。到了父亲那一辈,更是能制作各种车轮、车架等生产工具。父亲凭借木匠手艺,不但收入可以养活全家,还经常被主人家留宿,每顿至少要有四道菜。 受家庭影响,薛玉海自幼便迷上木工活,经常偷拿着父亲的工具,找块小木头砍砍凿凿。12岁那年,他正式成为父亲的小帮手,帮着拉大锯打下手。高中毕业那年,薛玉海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一台八仙桌。“家里世代传下来的一句话,就是啥都不如有个好手艺,”薛玉海说,只要精通手艺活,无论是啥年代都饿不着,冻不坏。 将匠人精神烙进血脉之中 受薛玉海影响,他的大儿子自幼也迷上了木匠活,如今开了座家具加工厂,薛玉海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儿子企业的“技术指导”。 随着时代发展,如今的家具厂越来越多开始流水线作业,既方便又快捷,薛玉海的儿子同样引进了一批用于生产家具的现代化设施。不过薛玉海认为,相对于流水线作业,手工家具有很多无可替代的优势。“比如这个花瓶,”薛玉海指着一座衣柜上的花瓶木雕造型,“这都是我手工做的,机械根本无法打磨出来。” 此外,如今受很多家庭喜爱的手工木制工艺品摆件,更具有流水线产品无法替代的“灵魂”。在薛玉海的工作室里,摆着大大小小十多座由枣树根制作的“百鸟朝凤”“喜气盈门”等,都是他用刨子、刻刀、凿子等一点点雕凿,根据树根不同姿态打磨而成。 薛玉海至今还记得,儿时老家流传着“木泥石画,油漆竹扎”的说法,在那时候手工艺人中,木匠最受推崇。尤其是榫卯技艺,不用一颗钉子,以榫卯结构将家具牢固组装起来,可谓中国古典家具之魂。随着时代发展,如今家具的灵魂榫卯结构早已被淡忘,由流水线上的钉子和胶水取而代之。薛玉海说,自家木匠技艺至少已传承四代100余年,他希望无论何时,那种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能够持续传承下去。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