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不负好时光,颍淮大地春耕忙

2023-3-3 09:29|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319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梅飞 通讯员 陈帅帅 宿飞|来自: 颍州晚报

  大雁北飞,气温回暖。抓好春耕春管,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
  
  小田变“大”,机械代替人力,专家下地送科技……在颍淮大地,新的耕耘已经开始,新的丰收正在孕育,一幅春光无限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2月27日,在颍州区三塔集镇徐寨村,一家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组织自走式植保喷雾机械对小麦进行田间管理(无人机拍摄)。记者 王彪 摄

  科技支撑,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眼下正值小麦返青期,蛰伏了一冬的麦苗纷纷拔节生长。
  
  2月27日,在颍州区三塔集镇徐寨村,千亩麦田像一层绿毯连片铺展开来。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颍州区申路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两名农机手分别驾驶两辆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来到田间。
  
  每辆喷雾机上的两侧,分别安装有长10米左右的喷雾杆。在农机手的操作下,喷雾杆快速展开,横跨麦田20.5米,40个喷灌同时作业,所到之处药水均呈雾状弥散。
  
  “当下是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农机手时林林说,一辆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一天下来能够作业600余亩,2000亩的托管土地两三天就可以完成除草防虫,省时省力而且节约成本。
  
  “过去打药、除草,一亩地需要耗费半天时间。”看着麦田里一趟趟往返的喷雾机,村民徐明刚颇为感慨。三年前,家里的6亩小麦流转出去,并托管给了农机合作社,实现从耕作、种植到收割的一条龙服务,他和其他村民一样,不再操心春耕田管的事情,当起了“甩手掌柜”。
  
  近年来,机械化、物联网、自动化等现代科技,为春管提供新的“生产力”。这几天,阜南县苗集镇种植大户邵庆郎正忙着用Map智农手机软件查看自家小麦长势情况。去年下半年,他流转的土地面积从400亩扩大到2000亩。如何更好地做好田间管理,就靠手里的这个“高科技”。
  
  “哪个地块小麦长势异常,就会在手机软件上显示出不同颜色,可以针对性地管理,判断是否缺肥缺水,或者病虫害。”邵庆郎说,通过这些数据提醒,他及时操作无人机和植保机对小麦进行精准追肥、喷药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智能化、机械化的推广运用,让他家承包的2000亩小麦,在短短三天内就可以完成田管作业。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2022年秋种,我市完成省下达的754.6万亩目标任务。截至2月中旬,我市冬小麦返青肥施肥面积约70万亩,化除比例约60%,病虫害防治30万亩。随着气温回升,在机械化、智能化的加持下,化除面积会进一步提高,春耕田管更高效。
  
  农技专家沉下去 效益提上来
  
  “大部分麦田长势较好,也有部分晚播弱苗田块……”近日,太和县科技特派员何向阳来到坟台镇大丁村丁怀青家庭农场,并请来大丁村的几位种粮大户,对市县各项惠农政策进行宣讲,到田间地头查看苗情。
  
  今年丁怀青家庭农场种植了200多亩小麦。针对部分弱苗现象,何向阳对不同长势的麦田进行病虫草害监测调查,提出趁雨、趁墒追施速效氮肥,叶面喷肥,促进苗情转化。
  
  如何精准、高效提供技术服务对农技部门是一场大考。为此,界首市农技中心创新农业技术服务模式,通过微信、抖音等客户端大量征集市域内农民春季田管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并分类汇总,迅速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农民上门服务。
  
  作为界首市第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他们常年活跃在一线,田间“把脉”,现场“开方”,为粮食丰产丰收打好基础。
  
  立春过后,还有很多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察看小麦、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的苗情、虫情、墒情,为种植户提供精准技术服务,确保“藏粮于技”落到实处、农业生产开局良好。
  
  截至2月中旬,我市春季组织农技推广专家下乡指导约3000人次,发布技术指导意见约130次,举办培训班约350班次,发放明白纸约30万份,农技人员电话、视频(等)线上指导约1.2万人次。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