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印发 记者昨日从市发改委获悉,为确保能源安全供应,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创新能源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并重的能源安全供应新格局,该委近日印发《阜阳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对我市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进行规划部署。 开发利用新能源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我市“十四五”能源发展目标是:加快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可再生能源产业,提升能源保障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聚焦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做好风、光、火、热、储、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发展“七位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十四五”期间,新增煤电装机264万千瓦,风电装机246.44万千瓦,光伏装机195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9.9万千瓦,生物天然气年产1.66亿方和浅层地热供暖应用1000万平方米的潜能。 “十四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量完成安徽省下达指标。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天然气消费量力争突破5.45亿立方米,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70亿千瓦时以上。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持续下降,电力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增长至19.69%,规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53.83%以内。单位供电煤耗控制在295克标准煤以内,线损率降至5.1%。燃煤火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分别降至0.5克/千瓦时、1克/千瓦时、0.5克/千瓦时。 传统能源、新能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规划》明确了我市“十四五”能源发展主要任务。 推进煤炭洗选和提质加工,坚持煤炭分级清洁利用,拉长煤炭加工产业链,提高煤炭附加值。通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少人,进一步提升煤炭生产效率,降低吨煤成本。优化发展清洁高效坑口电站。依托颍东区、颍上县现有煤炭资源,优化煤电一体化坑口电站项目,提高电力安全保障水平,加快支撑性电源建设,推进阜阳口孜东煤电一体化电厂项目前期工作。 积极发展光伏和风电,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合理利用阜阳市采煤沉陷区、废弃土地、农业大棚、滩涂、鱼塘等资源,发展农光互补和渔光互补项目,打造三峡能源安徽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电项目光伏基地,推进颍东区正午镇光伏、伍明镇20兆瓦农光互补分布式光伏发电、颍东区杨楼孜镇200兆瓦光伏、颍上县古城20万千瓦水面光伏发电等项目。鼓励城镇和新农村聚集区统筹考虑分布式光伏,推进太和县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项目。到2025年,阜阳市新增光伏发电195万千瓦。 打造安徽省副产氢生产基地。依托昊源化工等龙头企业,发挥副产氢提纯投资少、应用成本低、产能灵活可调等优势,打造安徽省副产氢生产基地。推进中能化工氢能高效智能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建设,加速东方电气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集成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氢燃料车示范、氢能综合能源站建设等项目。“十四五”期间,力争实现产值超过80亿元,培育从事氢能相关企业20户以上,其中亿元以上企业5—8户,初步建立涵盖制氢、储运氢、加氢、氢能利用等领域的氢能产业体系。 建设“七位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加强油气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高天然气供应保障。推进天然气干支线管网建设,构建全市环状管网体系,实现“县县通”,增强全市天然气调度能力。大力支持川气二线建设,引入川气气源,积极推动跨省天然气联络线建设,拓宽气源渠道。不断完善LNG应急调峰储备站建设,形成不低于全市3天日均消费量的储气能力。积极完善城燃管网建设,不断提高管网覆盖面和城镇居民气化率,实施城市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供气设施提升改造工程。 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聚焦光伏产业链上下游重点环节,超前布局发展太阳能、氢能、生物质天然气、风能及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将新能源产业纳入十大特色产业,加快推进金风科技风电装备智能制造创新示范项目,加速建设赛拉弗、阜阳金风、阜阳海纳新能源产业项目,打造新能源装备产业基地,助力安徽省新能源产业发展。 建设“七位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打破区域界限、统筹整合资源、持续招大引强,发展供给端风、光、火、热、储、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并向上游延伸,建设“七位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聚力打造新能源替代示范的中原地区新能源基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