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专题 强国复兴有我 查看内容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土地“大托管” 农家端稳“金饭碗”

2022-6-14 08:42| 编辑: 刘黎 | 查看: 3276| 评论: 0|原作者: 杨燕 通讯员 余波|来自: 阜阳日报

      6月13日,芒种已经过了整整一周,颍泉区中市街道街头社区托管收获的最后一批夏粮,刚刚卖完。顾不得中午正盛的日头,社区干部们忙中得闲,坐在一起聊起了新一季收成。
  
  “今年咱托管的1400亩订单小麦卖了230万元,扣除种子、化肥、管理等费用,仅这一项就给社区集体带来50万元收入,加上上半年产业发展、沟塘租赁的50万元收益,已经比去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翻了一番。”街头社区居委会主任吕玉良激动地说,再算上秋季大豆玉米带状套种的奖补、收益,以及刚开业的农家乐营收,今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至少有150万元。
  
  多数劳动力外出打工、人均不到一亩地,如今却年收入稳过百万元。街头社区的致富“密码”,有个时髦的名字——“大托管”。
  
  改变还得从4年前说起。2018年,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如何增加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收入,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成为摆在街头社区新一届“两委”班子面前的“硬骨头”。
  
  社区距离城区7.5公里,3700多口人,2600多亩耕地,60%的青壮年常年外出务工,留守的老弱妇孺绝大多数守着几亩地过活……对社区情况的反复思考中,街头“两委”下定决心:“青壮年劳动力不足,我们最大的资源就是土地。必须找到一种模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既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又能壮大集体经济。”
  
  带着问题外出考察,街头“两委”很快取回了“真经”——实行“大托管”,即由社区党支部领办社区集体合作社,流转社区土地,并委托专业团队管护,探索社区集体统筹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社区合作社托管土地后,依托社区服务组织,进行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和科学管理,这样就能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亩产效益,农业结构也更贴近市场需求。”吕玉良说,当年9月,街头社区接连召开党员大会、居民代表大会,向群众说清讲明土地“大托管”的好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社区2300亩土地实现流转。
  
  第一年,除规模种植1800亩小麦外,社区合作社尝试着在剩余的500亩土地上种植了红薯、西瓜、艾草、蔬菜等经济作物。不过,因为经验不足,没有及时打开销路,最终的收益仅够支付群众务工费用。
  
  但这次尝试,却让街头社区更有信心,“把销售问题解决了,这条路还是可行的。”
  
  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发展订单小麦,争取项目资金建蔬菜大棚打造近郊农业,清理沟塘流转租赁……在不断的摸索中,街头社区的现代农业之路越走越顺。
  
  产业支撑硬实了,社区又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并发挥近郊优势,推动产业链向休闲观光农业延伸。
  
  今年初,街头社区废弃多年的敬老院,就被改造成了“顺河公社”农家乐。这里,一桥之隔就是可供采摘的蔬果大棚,出门就能在清澈的沟塘垂钓,前来游玩的城里人越来越多。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徐徐展开,社区居民的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
  
  居民孙秀芳将土地托管给社区后,不仅每年能获得5000元“租赁费”,自己还能在产业基地、农家乐等处做点零活,一年再挣1万多元工资。
  
  吕玉良告诉记者,下一步,社区将在稳步发展现有产业的基础上,投入更多精力打造闻名周边的休闲旅游目的地,让社区居民享受更多“大托管”的政策红利。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相关分类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