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靠天吃饭”到“靠数耕耘”,从“依靠经验”到“基于数据”……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智能农机装备和先进农业技术,运用5G、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为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新技术的赋能下,越来越多的种地“老把式”变身“新农人”,解锁智慧农业密码,绘就现代农业新图景。 空天地一体化观测系统:为农田装上“智慧大脑” 卫星遥感“天上看”、无人机“空中拍”、物联感知设备“地上巡”……颍上县投入使用的空天地一体化观测系统,为冬小麦生长科学化、精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近期,颍上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的江店孜镇种粮大户宋亭周一直忙着田管工作。 几架无人植保机匀速飞行,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农药雾流均匀散开,精准地喷洒在麦田里……与以往靠传统经验进行田管作业不同,“新农人”宋亭周根据空天地一体化观测系统平台派送到手机里的信息,对麦田实行精准管护。 “通过巡查发现麦田缺少水肥,我们做到及时防控、精准施药。”自从装上了农业互联网,宋亭周只需打开电脑或手机,便能实时获取各类数据,对田间管理情况了如指掌。 “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靠数据。”让他感受到最明显的变化是,在智慧农具的加持下,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实现了节本增效,提高了粮食品质。 这一便捷操作的实现,离不开空天地一体化观测系统平台的有力支撑。2023年,颍上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搭建了这一数字平台,由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对地观测与北斗导航等信息技术组成,将园区农田整齐地划分出一个个“格子”,每一个“格子”都编号录入智慧农场管理系统。 依托系统,田里安装上了孢子捕捉仪、昆虫雷达等智能配套设备,全天候扫描,全生育期监管,时刻监测着湿度、温度和光照强度等,产生的数据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传输到数字平台,经过专业分析处理后第一时间推送给生产经营主体,为农事作业提供准确依据。 “有了这个‘智慧大脑’,就像给土地和庄稼请了个专业医生,不仅种地轻松多了,粮食产量和质量也更有保障。”颍上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王冠军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拓展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水肥一体化精准喷灌设备:手机一点就能浇灌,节水又增效 颍州区三塔集镇种粮大户张学夏的麦田里,成片的冬小麦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由于近期少雨,土壤墒情不足。面对需要“解渴”的200多亩小麦,张学夏早早做好了打算。 “用手机打开‘智慧农业’APP,点击‘浇灌作业’,即可开展工作。”近日,张学夏这边刚演示结束,几台喷灌设备随即开始浇灌。随着喷头转动,水珠洒向麦苗。 张学夏操作的,便是在政府部门支持下添置的水肥一体化精准喷灌设备。与传统大水漫灌方式不同,设备综合利用喷灌、5G通讯、物联网、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制定灌溉制度和施肥策略,通过手机APP即可远程控制,实现水肥同步、精准输送。 “设备能精准灌溉小麦,水肥直达小麦根系,让小麦更好地吸收营养。”在这种灌溉技术的加持下,张学夏对粮食增收更有信心。 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以较高的效率将水肥输送给作物,达到省水省肥、省工省地、减少污染、增产增收的效果。从大水漫灌转为精准喷灌,张学夏算了一笔账:1亩地能够实现节水70%,施肥量减少一半,亩产提升10%左右,实现了节水、降本、增效。 今年,颍州区大力推广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为粮食高产稳产、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增收致富夯实根基。 “下一步,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将继续推广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让更多种植户从中受益。”颍州区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马斐说。 多光谱无人机:给庄稼地绘图谱 在阜南县苗集镇,种粮大户张双柱种植的小麦整体长势不错。为了抢抓农时,他准备对2500多亩小麦进行施肥作业。 施肥前,最重要的工作是掌握苗情,“对症施肥”。伴随着阵阵“嗡嗡”声,一架多光谱无人机腾空而起,飞向绿油油的麦苗……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无人机精准查看小麦苗情。 很快,2000多亩麦田被“巡查”一遍,各个地块的农作物光谱图像便生成了。“图像上,长势较好的麦苗呈红色,意味着对肥料需求低。长势稍弱的麦苗呈黄色,应及时追肥。”该地块的托管服务方中化农业阜南技术中心负责人宋江鹏介绍,这种设备可以根据对不同光谱的识别,确定不同地块的小麦长势,对作物的土壤成分、作物养分、植物密度、施肥多少以及灌溉等任务进行数字化管理。 “接下来我们根据作物需求施肥,就可以实现节本增效的效果。”张双柱说,这套多光谱无人机设备,帮其解决了精细施肥的难题。 插上科技“翅膀”,农业发展有“智”更有“质”。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机遇,大力推广应用智能化农业机械,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到95%。有了新农具的“加持”,越来越多农民从“会种地”转变为“慧种地”,让希望的田野更加生机勃发。 “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