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党报记者在基层】小镇“交流会” 烟火气满满

2025-3-31 15:25| 编辑: 刘黎 | 查看: 1999|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汪文婕 通讯员 吴家颍

  3月28日上午,颍东区杨楼孜镇第三届农副产品交流会如期而至。一大早,集市上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村民们纷纷将农副产品搬运下车,精心布置摊位,香气四溢的水果、种类丰富的干货、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还有各种手工制作的特色食品,让人目不暇接。闻讯而来的村民们如潮水般涌入现场,原本宽敞的街道瞬间被人群填满。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充满生机的市场交响乐。
  


  70多岁的李成文是一名木匠,自幼跟着父辈学习木工活。当天,他和老伴早早地从颍东区新乌江镇赶来,只为“抢”得一个好位置。夫妇俩从车上卸下自己手工制作的八字脚小板凳、四方桌等商品,摆放整齐,便开始张罗客户。“我这板凳可结实了,包你用。13元一只,50元给你4只。”李成文拿起一只八字脚小板凳,向村民介绍起这板凳的优点。
  
  “尝尝咱们自己下的细粉!”隔壁摊位上,村民李凤英一边举着半透明的红薯粉丝向驻足人群展示,一边抽出一根嚼了嚼替大家尝尝。这充满家乡味道的美食,不仅勾起了人们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浓浓的地域文化。得知这是自己下的粉丝,绝对无任何添加剂后,从外地返乡祭祖的吴学琴当即称了10斤。
  


  逛交流会,不仅可以寻得满意的商品,还可以听场豫剧、看场舞龙表演。“皇兵四十单三万,还有那两万兵没有带完,两万人马撇在了长安,镇守潼关保住了唐王我主十万江山……”来自阜阳一家豫剧剧团的《樊梨花西征》一开唱,更是将街道围得水泄不通。
  
  舞台下方,熙熙攘攘的观众入神地听着。演员们独特的唱腔,时而高亢激越,时而婉转柔和,或浑厚或清澈,与剧情紧密结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剧情之中。85岁的吴学检家住颍东区口孜镇焦庄村,他坐在自备的马扎上,入迷地听戏,时而哼上一两句。他是杨楼孜镇农副产品交流会的忠实“粉丝”,每年的3月28日都会如期赶来,只为听一场豫剧。
  
  豫剧团是由杨楼孜籍吴氏爱心企业家出资邀请,已连续邀请三年。每年的交流会上,他们都会出资邀请豫剧团,为父老乡亲们送上一台台精彩的豫剧演出。今年,他们还邀请了颍上县谢桥镇龚集女子舞龙队,为大家献上了舞龙表演。
  
  据介绍,杨楼孜镇农副产品交流会已连续举办三届。农副产品交流会不仅为农户和商家搭建了一个销售平台,也为居民们提供了一个购买优质农副产品的好去处。据不完全统计,三天的交流会,每天约吸引了近百家商家、摊贩参与,为小镇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更多的活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