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草莓大量上市季节,颍泉区行流镇李集村的大棚草莓也迎来盛果期。近日,记者走进李集村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感受那里的“莓”好时光。 一走进草莓大棚,一阵清甜的香气扑鼻而来。大棚内,一排排红艳艳的草莓垂挂在绿叶丛中,宛如颗颗“红宝石”令人垂涎欲滴。趁着暖阳高照,游客们手提果篮,在棚里体验采摘的乐趣。 “春节以来,每天向外地发货1.5万斤左右。”除了接待散客,合作社负责人范兆军这些天最忙碌的便是与山东、河南等地客商洽谈采购事宜。 作为土生土长的李集村人,范兆军自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钻研草莓种植技术,如今已流转400余亩土地规模化种植“红颜”“天仙醉”等优质草莓品种。“按2024年市场行情测算,每亩草莓毛利润可达3万多元。”他介绍,合作社现已带动周边发展设施大棚草莓种植2500亩、草莓育苗1000亩。 过去种植户分散销售,多靠三轮车零售或等待商户收购,议价能力较弱。在地方政府引导下,如今众多农户将草莓集中到合作社统一销售,实现了溢价增收。 该合作社原本主要通过冷链物流外销草莓,自2021年起开辟航空运输新渠道。每年11月初至次年2月初,约有20余吨草莓“打飞的”直供海口市场。 蓬勃发展的草莓产业为村民创造了就业岗位。春节过后,合作社日均用工达数十人。“在家门口务工,既能照顾家庭,每月还有四五千元收入。”村民李红对这份工作十分满意。 目前,行流镇已形成以草莓为主导,菊花、特色蔬菜协同发展的1.5万亩特色种植格局。“通过品种优化和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我们正着力提升草莓单产和品质,全力打造行流草莓区域品牌。”镇党委委员陶烁宇表示。 有了政策支持,范兆军对未来充满信心:“新年希望能带动更多农户加入草莓种植,让乡亲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