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冬夜送温暖,寻访“不归人”

2025-1-21 09:29| 编辑: 刘黎 | 查看: 255|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任刚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时值寒冬,数辆白色的救助车辆频繁穿行在城市街头,照亮黑夜的车灯,为流浪人员等各类临时遇困人员送去冬夜的温暖。2024年11月25日,我市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备足防疫防寒、食品药品等物资,保障救助车辆,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地段、重点群体,对辖区内可能出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区域进行巡查,切实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
  
  卫生间的难兄难弟
  
  “天气越冷,和我们一起去街头看看吧。”在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吴震邀请下,1月20日夜间,记者随同救助站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一起,踏上夜巡救助之路。
  
  夜巡队伍共20余人。记者所在的颍东救助组,首先来到位于阜阳火车站广场南侧的一座公共卫生间。。
  
  “这里有对长期流浪的伙伴,都已经成为救助站的熟人了,”在吴震指引下,记者在公共卫生间位于男女公厕的中间处,看到一座“无障碍卫生间”。
  
  志愿者尝试推门,却发现门已经反锁,吴震连续敲了几次门后,里面才响起问询:“谁啊!”“救助站的,天太冷,来看看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房门闪开一道门缝,救助站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侧身挤了进去。
  
  记者注意到,无障碍卫生间不过四五个平方,在位于门后的地板上,铺了一床棉被,小小的“床铺”占据了卫生间的大半空间,房门也被堵得不能完全打开。一位流浪男子站于盥洗池前,与众人打着招呼,“老李感冒了,已经睡下了。”
  
  “到救助站去吧,我们送你们回家……”吴震的建议照例被对方婉拒,“俺这两天就回家去,不麻烦领导了。”
  
  无奈下,志愿者从车上取下棉衣棉被等御寒物资,送给了两位流浪者,叮嘱他们一定注意安全,有需要,随时可以报警或者拨打救助站电话。
  
  “鬼屋”探访屡碰壁
  
  救助组一行出了火车站,车队往北行驶,在阜蚌路道路一侧停了下来。
  
  “那边有座‘鬼屋’,前几天发现有人居住的迹象,但一直没找到人,”志愿者“舍得”指着夜幕对记者说。
  
  穿行过杂草横生的灌木丛,一座荒废依旧的两层小楼出现在众人眼前。顺着楼梯摸上二楼,记者在电筒灯光下,看见地板上铺的有棉被及各种生活物品,吴震告诉记者,在刚开始寻访的时候,便发现此处有人居住,但志愿者几次前来,都未能寻访到人。
  
  “你看,地上还有丢弃不久的方便面盒,被子也铺得比较整齐,说明这里是有人住的。明天一早,我们再来一趟,希望能说动他们进站接受救助。”吴震说,“我们的救助原则是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对这些劝不通的,也只能多留点御寒物资,确保他们安全过冬。”
  
  在美的公园附近的铁路大桥下,一位席地而睡的大妈同样婉拒了吴震的救助建议。“俺不去站里,”大妈说,自己此前在阜阳工地打工,这两天胳膊有点拉伤,也不想多花钱,就暂时在桥下住着,“跟俺儿子联系好了,后天他就来接我回去。”
  
  吴震告诉记者,在救助站里,有专供流浪人员居住的房间,备用空调、热水、可口的饭菜和及时的医疗救助,而且,在联系上流浪者的家属后,救助站还会派专人专车,将流浪者护送回家。
  
  选择正确的关爱方式
  
  记者从阜阳市民政局了解到,2024年,全市6个救助管理机构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772人次,提供人性化服务和亲情化关怀,累计送医救治69人次,帮助1029名受助人员护送返乡,落户安置13人。
  
  如今,我市已建立民政牵头、公安、城管等多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救助网络,完善发现、报告、处置机制,为流浪乞讨人员就近求助提供便利。对于无身份信息人员,会同公安机关做好指纹、人像比对和DNA采集,帮助他们尽快确定身份,找到亲属,回到家乡。
  
  “遇到乞讨者,应该选择正确的帮助方式,而不要爱心泛滥随便给钱,”吴震提醒说,排除的确遇到困难的部分人员,流浪人群中不乏职业乞讨者,帮助他们,让流浪者早日回家,最好的方式,还是联系救助站。
  
  吴震告诉记者,从2016年起,每逢深冬时节,阜阳市救助站便开始启动“寒冬送温暖”,持续到第二年春天结束。9年来,阜阳救助站在“寒冬送温暖”活动中,共救助流浪者3313人次。“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市民可以拨打救助电话,”吴震说,号码分别是:阜阳救助站0558-2567541,临泉县救助管理站0558-6482016,太和县救助管理站0558-8669378,阜南县救助管理站0558-2883639,颍上县救助管理站0558-8520001,界首市救助管理站 0558-4896000。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