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赶集是年前的大事。瞧,年关将近,我市各乡镇的大集热闹非凡,年味十足。 1月22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正逢“小年”,也是颍泉区宁老庄镇老庄社区赶大集的日子。记者走进人潮涌动的大集,沉浸式体验传统集市上特有的热闹,探寻一方人间烟火气。 领春联 乡土味道 手工豆腐、玉铃铛枣干…… 记者一行驱车赶到老庄社区,听到叫卖声四起,便知道大集近了。 大集设在文化广场附近。据悉,当地的大集历史悠久,以前叫“老庄集”,农历单日子逢集,以种类丰富而闻名。 走进大集,便会被集上一排排摊点吸引,继而便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香味,馓子、丸子、卤肉…… 琳琅满目的美食中,当然少不了热腾腾的“老许家豆腐”。只见豆腐一摆上来,村民便上前选起来。 “吃了几十年了,还是他家的豆腐味道好。”其中一名村民说,老许家的手工豆腐在颍泉区也是出了名的,周边一些超市都进他家的豆腐。 “老许家豆腐”的店主老许,今年81岁,宁老庄镇许庄村人,做了大半辈子豆腐。他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大集当天,他的孙子许志远赶到集上售卖。 “今天逢集,又赶上祭灶,早上5点,爷爷就起床做豆腐了。”许志远说,对于爷爷做豆腐的过程,他从小看到大,早已烂熟于心。 老许提前泡好400斤黄豆,用豆浆机打碎、去渣备用,再用地锅煮豆浆。 “煮豆浆可是个技术活。”许志远介绍,火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煮开后边搅拌边点石膏,很快会变成豆腐脑。静置20分钟,用千斤顶压去豆腐脑的水分,叶子豆腐就做好了。 “爷爷年纪大了,这几年我的几个姑姑也过来帮忙,都是按照这个制作方法做,豆腐才是那个味。”许志远说。 有村民这边买了豆腐,那边就跑到玉铃铛枣摊前。 宁老庄镇枣树行村的玉铃铛枣很出名,眼下虽不是枣子成熟的季节,但大集上由宁老庄镇枣树行村供销社带来的香酥玉铃铛枣干,仍吸引了不少人品尝。“我们还将玉铃铛枣做成八宝饭,成为过年的一道美味。”枣树行村供销社工作人员樊雪晴说。 除了远近闻名的豆腐和枣,红薯片、红薯粉丝、红薯淀粉……大集上,“红薯元素”也是数不胜数。“宁老庄镇已形成‘育苗——设施种植 ——精深加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完整红薯产业链,本次大集围绕红薯搭建了丰富的消费场景。”宁老庄镇党委委员卢蒙蒙介绍,当地多个村因地制宜发展红薯经济,带动了村民增收。 传统手艺 荆条筐、草编…… 除了美食摊点,大集上各类传统手艺也被围观了。 麦秸捆上插着各类惟妙惟肖的草编花鸟鱼虫,精巧的蚂蚱、螳螂、蝉、蜘蛛、蝎子、蛇,还有老虎、龙、凤等,无不生动传神。 这些都出自50岁的尚从才之手。家住颍泉区闻集镇尚营村的尚从才,平时在附近一家企业上班,当天为了赶大集展示手艺,特意请了一天假。 尚从才介绍着,手中的活计也没停下。只见他从面前的一丛绿色棕榈叶中,挑选出两细一粗三根叶条,用手上下翻动、交叉、打结,三四分钟,一只绿蚂蚱就编好了。他留下其中一根细长的叶条,将其插在麦秸捆上,让蚂蚱在风中“跳动”,十分逼真。 “我十几岁到北京打工,无意中认识了一位摆摊草编花鸟鱼虫的江西手艺人,我跟着他学了一段时间。”尚从才说,没想到自己一编就编了三十多年。“草编需要耐心,不能靠一时兴起,要能坐得住。”他指着旁边的草编老虎说,为编它自己花了一个月时间。 尚从才说,这些年,他带过几个徒弟,大多是前些年在外地打工结识的。他希望自己退休后有更充裕的时间专心编,也能教会更多人,让手艺传下去。 继续向前行,一个个摆在路边的手工编织大荆条筐,让人看到后不免回忆起小时候拎着筐割草、拾柴的场景。这些,都是家住宁老庄镇锦湖行政村马大柳树村马春中带来的。 “那时农村田间地沟前有很多荆条,家家户户都需要筐,现在荆条不常见了,大多是自家种的。”马春中介绍,自己现在有时间就编筐,趁着逢集拿到集上卖,“还是有人家里需要的,这也是一门手艺呀,不能轻易放下。” 一旁,宁老庄镇曹寨村村民郭祥伟还带来了泡桐木制品,吸引了不少人选购。木蒜臼、木摆件、木挂饰,都是质朴原木风,十分耐看。“泡桐木材质轻、光泽度好、木纹清晰,能够做各种不同造型,可以当摆件,很多年轻人喜欢。”郭祥伟说。 歌舞表演 民俗表演 踩高跷、舞狮…… 与以往大集有所不同的是,当天有关部门还组织了民俗表演和送春联活动。 宁老庄镇枣树行村村民钱炳华挥毫泼墨,写出一幅幅春联,远远看去红红的一片,年味十足。 钱炳华是一名退休教师,还是省诗书画研究会会员,写得一手好字。当天,他带着孙子为赶集的人免费写了数百幅春联,吸引村民饶有兴致地边看边挑。 而舞台上,一支舞狮队现场表演节目,红、黄两色狮子在台上欢快地“闹腾”,锣鼓声吸引了不少村民。 舞狮队负责人翟建军,来自利辛县,平时经常在颍泉、太和等地进行民间文艺表演。“今天我们在大集上走了几圈高跷,又在台上表演了舞狮。民间有‘狮子进家门,辈辈出贵人’的说法,所以很受村民欢迎,也算是提前给大家拜年了。”翟建军说。 “这样的活动,喜庆又热闹,大伙很喜欢。”一名赶集的村民说,这让他想起从前村民们聚在一起听大戏的场景。 寻觅乡愁 “看到了家乡的变化, 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 昨天,各色商品、精彩节目,吸引了周边村民甚至是阜城市民赶大集。 当天7时,老庄社区的田宏广就起床了,“就是为了赶个早集,回味记忆中的大集。” 田宏广是名“80后”,大学毕业后在合肥上班,老家的大集成了他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今年,他特意提早返乡,和家人早日团聚,顺便再赶个集,感受家乡的变化。 “小时候,平时村里冷冷清清也买不到什么东西,逢集时就人挤人,特别热闹。”田宏广说,那时的大集,周边不少村民拉着架子车卖萝卜、白菜等,自己编的篓子、竹筐,现炸的香酥麻叶、馓子,桌子、凳子都捆在一起卖……“还有耍杂技的,惊险又刺激。” 当天,田宏广赶了一圈大集。“新鲜的草莓、刚出锅的豆腐、现熬现画的糖稀画、晒干的红薯片……还有特色农产品展区、传统小吃美食展区、义诊展区、招聘展区和文艺活动区等,让人目不暇接。”田宏广说,热闹的大集,让他找到了儿时的味道,“买了很多东西,也看了精彩的节目,最重要的是看到了家乡的变化,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