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春走基层】探寻阜阳传统年俗

2025-1-20 09:03| 编辑: 刘黎 | 查看: 331|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储继明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深深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基因中。乙巳蛇年春节将至,阜阳过年都有哪些传统习俗?记者采访了相关文史界人士和部分市民,一起来看看。
  
  过年习俗
  
  祭灶摆上麦芽糖,除夕要有“绿水长流”……
  
  “在阜阳,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或祭灶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之后,年才算过完。”市政协文史馆馆员李援朝说。
  
  李援朝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农历腊月初八为腊八节,谚语有云“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吃了这顿饭,就意味着年节将至,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腊八节,住在亲戚家的人也要回到自己家中忙活。“母亲会提醒出嫁的女儿回婆家,婆婆家也会来人接,这已经成了腊八节的一个习俗。”李援朝说。
  
  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为祭灶日,据记载,宋朝之时,“小年”被称之为“交年节”“小节夜”。到了清朝,“交年节”演变为“小年夜”。清朝以后,北方的“小年”基本上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别,是因为清朝皇宫为节省开支,将祭祀灶王爷与拜祭祖先合为一天,后贵族王侯纷纷效仿,并逐渐流传至北方民间。而南方则沿袭古制,以腊月二十四作为“小年”。阜阳民间流行的说法是“君祭三,民祭四”,如刘、赵、李、钱等姓氏的人家,是腊月二十三祭灶;其他姓氏的人家则一般在腊月二十四祭灶。古人认为,灶神福佑全家,为“一家之主”。过去,老百姓会在厨房挂灶神像,到了祭灶这天,一大早就开始打扫厨房的卫生,做好晚饭之后,开始举行祭灶仪式,摆供、上香等,供品以麦芽糖、麻糖最好,祈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除夕是春节前一天,又称“年三十”。传统习俗中,贴春联、吃年饭,晚辈给长辈辞岁,长辈会发压岁钱。而后,全家围在一起忆过去、想未来,彻夜“守岁”。“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上午贴好对联后,有的人家还要插摇钱树和节节高。”李援朝说,有的把带枝叶的整棵青竹插在门前地上,有的把芝麻秆夹上黄表纸插在门前、路旁、柴上,名曰“散祟秆”,去除邪祟,寓意来年美好。傍晚时分,把屋里屋外清扫一遍,把水缸加满水,放上一棵带根的青菜在水面上,表示“绿水长流”。同时还要把供桌备好,门口挂上大红灯笼……
  
  春节(正月初一)这天,吃完早饭,晚辈便给长辈拜年。然后出门同左右四邻互拜、互相祝福。正月初二,开始走亲串友(多是女婿到丈人家、外甥到外婆家、侄儿到姑姑家)拜年;正月初三,收辞岁杆、送年。还有些地方,门前放根木棍,称为“拦门棍”,意思是拦阻“年”不要走掉,天天过年。有些集市,会搭台唱年戏,热闹几天……
  
  到了正月十五,便要过元宵节。相传,节日是汉文帝刘恒定的,因刘恒正月十五登基做皇帝,他每在正月十五夜便走出来“与民同乐”。夜,即宵,便定这天为“元宵节”。后来,东汉明帝下令元宵节一律燃灯,又演变为“元宵放花灯”的习俗。老百姓过节时常说“正月十五大似年”,闹花灯、吃元宵(汤圆),必不可少。在阜阳,除在这天进行灯展外,还会举行游龙灯、划旱船、踩高跷等民俗表演。
  
  儿时记忆
  
  炸馓子时不能说话,青颍公园多次办灯会……
  
  在很多人记忆中,儿时的春节最难忘。对此,记者也进行了走访。
  
  家住颍州区六纺社区50多岁的市民李女士,小时候对过年记忆最深的是炸馓子。“我小时候住在乡下姥姥家,农历腊月二十过后,姥姥和几个姨就开始忙活炸馓子。她们把和好的面泡在油里,又拉成细长条套在两只手臂上,左一摇右一晃地朝油锅里下,当时天冷,大人的两只手臂冻得通红……”李女士回忆,在满屋的油烟味中,很快便会飘出馓子香喷喷的味道。自己常常忍不住拿一把刚出锅的馓子尝鲜,大人就会严肃地告诉她,只能在旁边吃、看,不能说话。“当时觉得很郑重,现在想想也不知道是为何。”
  
  而家住阜城清河东路附近的梁先生,对小时候过春节记忆最深刻的是吃“腊八饭”。“当时,只知道快过年了,家里总会熬上一锅咸稀饭,后来才知道这叫‘腊八饭’。”梁先生还说了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之前他一直以为年前家里打扫卫生是“鸡灶”,后来才知道是“祭灶”。此外,他还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正月十五,青颍公园曾多次举办灯会。“还有一些企业也会做灯笼挂在大街上,争奇斗艳,有的还在上面写着灯谜让大家猜。”
  
  “阜阳的传统年俗比较多,回忆起来很有过年的仪式感,但有些已经不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年俗便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张杰举例称,过去大家都在家中炸馓子、做果子等,现在大部分是买现成的;过去人们过年看灯、看春晚,现在娱乐方式更加多样化,赏民俗活动、逛特色街区,都成了过年的新方式。
  
  相关
  
  延伸出非遗技艺
  
  从祭灶到除夕,各家都会忙着准备过年的用品和食物。以前,哪天做什么还很有讲究,比如“二十三,把糖粘;二十四,酵子制;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买鱼肉;二十七,宰肥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炸满篓;年三十,菜上盆”。其中有些习俗还延伸出了非遗技艺。
  

东关花馍

  阜阳花馍
  
  以前,到了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白面发”,蒸很多馍,以备过年待客之用。现在,自家做的少了,都是年前购买“囤货”。
  
  这不,一进入腊月,位于阜城东关美食街的“东关张”馍店生意就越来越红火。“进入年关,蒸阜阳花馍、蚕丝大馍多些。”店主张廷虎说。
  
  张廷虎是“蚕丝大馍、花馍制作技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自幼跟随父亲学做枕头馍。他介绍,“蚕丝大馍”是枕头馍的一种,馍底焦金黄,饱满香脆。馍瓤纹路清晰,层层叠叠,犹如蚕丝一般。还有人用打油诗来赞美:“形似枕头白如玉,香甜筋道焦黄金,此味只有颍州见,东关街头大馍张。”
  
  而阜阳花馍就是在这种工艺技术上融会贯通山西花馍、面人面塑、色绘、软陶等技艺,根据客户需求,做出不同造型和组合的花样。比如,以红曲米粉和着一小部分面粉,做出两条互相盘绕、红彤彤的鲤鱼,即“鲤鱼咬籽”;以麒麟为主造型,四周是一圈带有花纹的圆形花馍“麒麟送子”。年前一些人买来当年货、送礼等。
  
  “作为民间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面食,阜阳花馍能食用、可观赏,体现出本地的民俗文化和面食文化。”张廷虎说。
 

 市民选购旧县麻糖

  旧县麻糖
  
  在阜阳的传统习俗中,祭灶这天,要买些麻糖,“粘住灶王爷的嘴”,便是“二十三,把糖粘”。作为代表性阜阳非遗传承项目之一的太和旧县麻糖,因“酥、脆、香、甜”深受大家的喜爱。
  
  “我们家的麻糖,精选芝麻仁、大米、大麦、白砂糖等原料,经十二道工序流程,三十二个环节精制而成,还适量加入草根、甘草、柑橘等原料,使麻糖入口即化,不粘牙。”太和旧县麻糖制作非遗传承人马超介绍。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马超的爷爷马玉堂引进山东传统贡品李家麻糖后,得其秘方,随后请专家指点改良了秘方;第二代传承人马广宾,扩大生产,他家的麻糖占据大半个太和市场;到了马超这一代,他不断提高麻糖质量,做强市场。旧县麻糖的制作工艺,也成为非遗项目。“一到年关,我们的麻糖供不应求,还有麻叶子、果酥等产品,吸引好多外地客商前来订货,阜阳的一些超市、水果店中都有我们的产品。”马超说。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