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汉简 蕴藏多部国家珍贵古籍内容

2024-11-7 10:59|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942|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李方达/文 庞诚/摄|来自: 颍州晚报

   “阜阳汉简”是出土于阜阳西汉汝阴侯墓简牍材料的简称,现存于阜阳市博物馆。经专家修复编纂,阜阳汉简有《诗经》《周易》《苍颉篇》《万物》《刑德》《日出》等20余种珍贵典籍内容,具有很高的历史、语言、文字及书法艺术价值。其中,《诗经》和《苍颉篇》等13部文献因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被列入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专家精心修复整理

  1977年,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单位发掘出阜阳双古堆墓,并根据墓葬规模、形制和随葬器物铭文等,推断为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夫妇合葬墓。工作队在发掘1号墓时发现了一批简牍。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和阜阳地区博物馆联合成立阜阳汉简整理组,对这批简牍进行整理。

  这批简牍被发现时,存放在椁室东边箱漆笥内。因墓葬经过盗墓侵扰,椁板塌毁,存放简牍的漆笥也已经朽坏,简牍不仅散乱扭曲、变黑变朽,而且因纤维质溶解,许多木简、竹简和木牍粘连在一起,成为朽木块。简片薄如纸张,相互叠压镶嵌,剥离揭取工作异常困难、复杂、艰辛。

  阜阳市博物馆副馆长杨玉彬介绍,发掘出来的简牍要精心清洗掉尘土杂质后,经过漫长类似熏蒸的过程,“蒸”到简片一点点翘起来,小心翼翼地一层层剥离,放入特殊溶液里浸泡、清理颜色,最后用两片玻璃真空固定一片片清理修复出来的简片。阜阳汉简整理组有关文献记载,经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的胡继高等文物修复专家近一年时间精心揭剥,这批简牍才得以重见天日。

  揭剥出来的简牍大部分依然非常破碎,但能看得出内容非常丰富。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的于豪亮、胡平生和阜阳地区博物馆馆长韩自强先后参与阜阳汉简整理工作。“当时没有数据资源库,简片又大多残缺,还有许多异文,整理出简牍上的信息是一项浩繁工程。”杨玉彬介绍,参与整理的专家有极其丰厚的古文献知识储备,看到简牍上的只言片语即能在脑中检索到相应的古文献。

  发现二十余种珍贵典籍

  专家逐片、逐字分析整理出20余种珍贵典籍。其中,整理出的《诗经》残简有170余片,与今《毛诗》对照,有《国风》中65首残文、《小雅》中4首残文。阜阳汉简中的《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经》古本,对我国古代文学史、古代文献典籍的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阜阳汉简《苍颉篇》出土时残毁严重,整理出残简120片,共计540余字,约有40个较为完整的小节或句子。《苍颉篇》是早期珍贵字书,流传至宋代已亡佚,民国以来虽有几次残简出土,但残缺过甚、字数很少,阜阳汉简是《苍颉篇》亡佚千年后最重要的一次发现。

  阜阳汉简《周易》共整理出残简800片,其中能作出释文的752片,合计3119字,具有重要的古文字研究和社会风俗研究价值。

  阜阳汉简中有一些关于医药卫生、物理、物性的残简,整理者根据简中“万物之本不可不查也”一语,将其命名为《万物》。《万物》残简共有130多片,约900字。《万物》提及疾病40多种,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以药物学为主的最早著作,对研究我国医药学史和自然科学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外,阜阳汉简中还有《庄子》《楚辞》《年表》《大事记》《儒家者言》《春秋事语》《刑德》《日书》《作物员程》《算经》《吕氏春秋》《天历》《行气》《相狗经》等内容。

  阜阳汉简中相关内容的书体各不相同,有的郁拔纵横,如《苍颉篇》;有的温文清秀,如《楚辞》;有的严谨端庄,如《作物员程》;有的飞龙走蛇,如《诗经》……对于研究书法艺术及书法史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资料。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