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化中国行】旧县繁华今胜昔 板面之乡美名扬

2024-7-4 09:02|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663|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周姗姗 通讯员 邱建平 陈文林 宋文华/文 全媒体记者 徐丹丹/摄|来自: 阜阳日报

   太和县旧县镇位于县城以北约6公里处,南临沙颍河。据文献记载,北宋宣和年间(1119年至1125年),万寿县的县治由百尺镇(今原墙镇)迁到沙颍河北岸(今旧县镇),并更名为泰和县。元代大德八年(1304年),重建泰和县,县治迁至现址,老县城遂称旧县。
  
  古代,旧县一直商贸繁荣,晋、陕、鲁、豫等10多个省的商贾云集于此,并建有山西会馆等。由此,旧县也产生了很多名吃,比如旧县麻糖、麻糊、板面等。其中,太和板面已走出太和、走向全国。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旧县探访这座古镇的前世今生。

旧县镇沙颍河老渡口旧址

  
  溯源:曾是县城所在地
  
  从阜城驾车出发,沿105国道一路向北,约一个小时车程便到了太和县旧县镇。
  
  在太和县所有乡镇中,“旧县”这个名字颇为独特。这里曾经是太和县城所在地,最早可追溯到宋代。
  
  据清代《宋会要辑稿》记载,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民国《太和县志》则记载为宣和元年,即1119年),位于如今太和县境内的万寿县更名为泰和县,县治由百尺镇(今原墙镇)移至沙颍河北岸(今旧县镇)。元代至元二年(1265年),泰和县“两经水患,县治遂废,因省其县入颍州”。元代大德八年(1304年),重建泰和县,县治迁至现址,老县城遂称旧县。明代洪武初年,县名由“泰和”改为“太和”。
  
  明代嘉靖《颍州志》记载,“旧县镇,(太和县城)北一十里……有旧县铺”。清代乾隆《颍州志》记载,旧县镇,有旧县铺、旧县渡。民国《太和县志》记载,旧县镇改为旧县集,有旧县集堡。新中国成立后,旧县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古代,旧县一直商贸繁荣,陕西、山西、山东、河南等10多个省份的商贾常年云集于此。对于旧县昔日的繁华,明代万历《太和县志》记载,“南北商贾,舟车辏集之都。本土之人少,徽州、山陕之人多。太和之第一镇市也。”清代乾隆《颍州志》也记载,“旧县镇本土人少,徽、川、山、陕之人多,太和第一市镇也”。当时,山西人还在此建了山西会馆。不少外地商人在此安家落户,发展事业,繁衍子孙。
  
  旧县镇的顺河街是一条依沙颍河而建、东西走向的老街,当地人称之为“北大街”。太和县档案馆工作人员陈文林告诉记者:“便利的水运交通自古就是建城的基础。古代,顺河街靠近码头,水运发达,百业兴旺。正是因为有水运便利,宋代这里建立了泰和县城,并一直是‘太和第一市镇也’。”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旧县镇城区不断外扩,顺河街变成了“老街”,路两边多是一些老房子。其中,在顺河街东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旧县镇粮站,仍作为国家粮食储备库在使用。
  
  记者一行从顺河街向西穿过一片老居民区,不一会儿便到了沙颍河堤坝。陈文林介绍,这里就是古代沙颍河旧县码头所在地。上世纪60年代后,这里还是一个渡口,水运繁忙,人来人往,生意兴隆。2017年,附近修建了一座沙颍河大桥,渡口才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这里河水碧波荡漾,两侧植被茂密,其中有不少樱桃树,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所。
  
  美食:风味独特真对味
  
  说到旧县,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便是旧县麻糖、麻糊等名吃,太和板面更是一绝。
  
  位于顺河街南侧、与顺河街平行的万寿路,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在万寿路东头,马超麻糖等当地人耳熟能详的商铺依次排开。“我们这条街上,做、卖麻糖的商家有多家。麻糖主要是在冬季食用,因此,每年春节前后是麻糖的销售旺季,顾客络绎不绝,不少还是外地客人。”马超麻糖店主马超说。
  
  据史书记载,旧县麻糖始于明朝,主料为优质大麦、大米。大麦和大米要先经过清洗、催芽,再次清洗、粉碎,之后入锅蒸煮,掌握好时间,方能释放最美味的糖汁,再经过熬、炒、拉等十几道工艺流程,就成为了一根根外酥中空、香甜可口的麻糖胚子,最后外表佐以芝麻,香、甜、酥、脆兼具,成为一道风味独特的美食。
  
  记者继续向街里面走去,依次看到有姚振麻糊、刘哲板面等店铺,都是旧县传统美味。
  
  其中,姚振麻糊的招牌在路边竖了几十年,是当地人信得过的老味道。“每天一大早营业,卖到中午11点收摊,下午5点再继续卖。”姚振说,他家的麻糊分为咸、淡两种,可满足不同居民的口味。淡麻糊颜色浓白,主原料是米和豆子,经过打磨、大火烹制、小火慢熬,出锅后撒上软糯的黄豆和研碎的芝麻,口感绵软温润、香气四溢。咸麻糊则是先往水里放上十几味调料,熬制出浓汤,加入花生米、豆腐皮丝、面筋等食材,不同食材在熬制过程中彼此交融,美味鲜香。
  
  中午时分,位于万寿路中段的刘哲板面馆热闹起来。对旧县当地人来说,中午来碗现“摔”的板面,才最对味。店内,吃客们边聊天边等待,后厨摔打面的声音不绝于耳。一碗碗板面陆续端出来,大瓷碗中,绿的青菜、白的板面、褐色的羊肉、红的汤汁、金黄色的豆腐泡,再加一枚香味十足的卤蛋……真让人垂涎欲滴。
  
  “我做板面有十几年了,主打一个地道。”店主刘哲介绍,小小的一碗板面,有诸多讲究。其中,汤料堪称太和板面的灵魂,由良姜、孜然、小茴香、八角、肉桂、丁香、肉蔻、白芷、紫草等加羊油熬制而成,可以起到去腥、除膻、健胃等作用。当然,面粉也要好,羊肉、青菜等主要食材必须新鲜。
  
  近年来,刘哲还开发出了太和板面汤料包。对于消费者来说,买上一袋地道的汤料包,在家或在外地“复制”太和板面也变得容易了。
  
  探寻:太和板面发源于大张村

大张村板面广场上的雕塑

  
  太和板面又称太和羊肉板面,因制作过程中需在案板上多次摔打而得名,是太和面食的一面旗帜。太和板面的发源地,就位于旧县镇的大张村。
  
  记者一行驱车来到大张村,村头是一个板面广场,广场入口处的“中国板面之乡”招牌引人注目。
  
  建于2013年的广场上有序地摆放着马槽、磨盘、石磙等旧时农具。一大一小两个铜雕塑,展现了板面制作过程和食客吃板面时心满意足的样子。
  
  “平时,我们在板面广场上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大张村村民丁心胜说。随后,他又带记者走进广场北侧的“大张村文化艺术中心”。这里是以展示旧时农具、农村生活用品为主的展馆,丁心胜是中心的工作人员。
  
  记者看到,展馆里布置有纺车、风箱、耧、煤油灯、太平车等。“这些都是我们从周边农户那里搜集来的,有的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丁心胜说,现在生活富裕了,但村民心里都明白,大张村因板面而兴,不能忘了农之根本。
  
  当地盛产小麦,面食是当地人的最爱。据介绍,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当地村民丁文喜和宋建平二人去河北唐山谋生,由于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便摆摊卖起板面,没想到颇受当地人欢迎。后来,他们回到村里,带着一些亲戚和乡亲去唐山做板面生意。不久,太和板面就在唐山一带流传开来。尤其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大张村人为代表的太和人相继北去河北、山东、河南、内蒙古,南到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做起板面生意,太和板面声名鹊起。
  
  如今,大张村70%的农户在全国各地卖板面,太和板面驰名全国。近年来,太和成立板面商会、举办太和板面艺术节等,进一步扩大了太和板面“经济版图”。
  
  “现在,太和速食板面以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销售为主,尤其受到河北、北京、黑龙江等地消费者青睐。”大张村党支部宣传委员范玲玲介绍,在2023年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上,“太板一号”速食板面获得铜奖。据太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目前太和县餐饮服务行业约有10万从业人员,在全国经营大小板面店约5万家,行业年收入达百亿元。
  
  梁寨:寻找别样乡愁
  
  “太和当地有很多古寨,大多建于清末民初。”陈文林说,其中,位于旧县镇李梁村的梁寨,基本保留着古寨的格局。
  
  梁寨位于太和县旧县镇东南部,距离308省道约4公里。记者一行驱车前往,下了308省道后,转向南面的一条乡村水泥路。路两旁都是高大的槐树,有风吹过,哗哗作响。继续前行不多会儿,梁寨出现在眼前,老寨子依稀可见,护寨河围绕在寨子周围,寨子四周则是开阔的耕地。入寨路口有一条不宽的护寨河,旁边有一棵百年的老桑树依然挺拔。90多岁的村民韩瑞明在枝繁叶茂的老桑树下和乡亲们聊天。
  
  韩瑞明告诉记者,梁寨建于清末至民国初年。寨子呈“回”字形,共有内外两层寨墙,占地约10亩,四周有“回”字形的寨沟,当年是方圆十几里的百姓躲避匪患的“避难所”。新中国成立前,沿寨沟筑有很高的夯土墙,墙上间隔设有用于瞭望的圆洞,可察看寨外的情况。寨门面南,木门宽大厚重,厚有6寸。新中国成立后,百姓生活安定下来,寨门被拆下来搭建了戏台。寨子四面环水,寨沟上仅留一座可以收起、放下的桥进出。与寨门相连的主路,把寨子一分为二,居民分别住在路的东西两侧。
  
  寨子虽四面环水,但因其地势较高,寨内房屋并不潮。每逢夏季暴雨,寨外的居民房屋被淹,寨内依然安然无恙。“还有点很神奇,无论发多大的水,水到寨门前一尺外就不再上涨了。”韩瑞明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寨沟的水最宽处有五六米,水中长满莲藕菱角、虾肥鱼大。
  
  走进寨子里,记者看到这里环境清幽,树木众多,有槐树、柿树、桑树、石榴树,还有百年老枣树。如今,很多人家都搬出了这个寨子,仍住在寨子里的人家大约有10户,基本上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寨内犹如一片安逸的世外桃源,时常有人前来参观,寻找一种别样的乡愁。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