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广东汕尾海警局执法员、阜阳籍烈士汪晓龙 “当你在海上看到犯罪分子逃窜时,你敢不敢追?” “当情况紧急时,你敢不敢挺身而出?” “当海上风浪大时,你敢不敢第一个跳帮?” 南海之滨,“三敢”之问,考验着海警一线执法员。 为了那片蔚蓝,广东汕尾海警局执法员汪晓龙用生命作答——今年3月24日凌晨,在执行海上缉私任务中,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他临危不惧、英勇战斗,不幸壮烈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7岁。 4月25日,中国海警局批准汪晓龙同志为烈士,为他追记一等功;7月16日,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年少有大志 仲夏,汕尾海警局城区工作站,印有“中国海警”标志的执法船缓缓靠近码头。从跳板上走来的海警执法员中,再也看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但是他的名字,却印刻在每一名执法员的心中。 汪晓龙,1995年12月出生在阜阳市太和县蔡庙镇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以务农为生。“月龙(乳名)从小就有主见,很多事情决定了以后才跟我们说,考警校、加入中国海警都是他自己决定的。”汪晓龙的母亲说。 汪晓龙是家中的独生子,2008年进入太和县民族中学读初中,2011年考入太和中学。“他入学的时候,英语成绩很好,美术老师也经常表扬他的行楷写得漂亮。”在高中班主任马亚杰的印象中,汪晓龙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孩子,2012年钓鱼岛事件发生后,大课间跑操的时候,他举着国旗跑在队伍前面,带着班里的同学高喊爱国口号。他很有志气,高三那年,有一次考试不理想,他和几个男生一起把头发理成短寸,打算从“头”开始学习。他还是一个很暖心的小伙子,冬天教室里很冷,他从母亲开的家纺店里给每个同学带了一个坐垫。 在家人的记忆里,汪晓龙从小就喜欢看战争片、玩警匪智斗游戏,十分崇拜警察,无数次梦想着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7月,他如愿加入中国海警,开始了海上的奋斗人生。 业务“一口清” 汕尾海警局的五层宿舍楼面朝大海,房顶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四楼宿舍最北侧靠窗有一张上下铺床,下铺是汪晓龙的铺位,雪白无褶的床单、棱角分明的蓝色棉被、整齐摆放的鞋子,还在等着他的主人回来。然而从今年3月底开始,这张床,再也没有感受到主人的体温。 2017年11月25日,汪晓龙在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时这样写道:“无数先烈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我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有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志向,热情有增无减……”到汕尾海警局报到后,汪晓龙最初在机关工作。不到半年,他就在同批执法员中脱颖而出,接手机关的后勤工作。 这是一份跟汪晓龙专业对口的工作,主要负责伙食管理、被装收发、营房修缮等,被称作海警局的“大管家”。他没日没夜地学习专业知识,遇到疑惑就记下来,找上级机关咨询,向兄弟单位请教。为了不影响同事休息,他买来折叠床,加班累了就在办公室对付一宿。 那段时间,汪晓龙和炊事员、给养员、风气监督员一同走访驻地周边商超、调研农贸市场,把众口难调的食谱安排得妥妥当当。面对副食品供应商“缺斤少两”,他把验收地点调整到监控下,称斤两、看质量、逐日公布主副食消耗情况。 针对海警执法员经常在海上巡逻执勤、遇到大风大浪会晕船呕吐、口味偏重的实际,汪晓龙用家乡的配方腌制酸辣萝卜,成为大家最爱吃的下饭菜。他还能记住每一位同事的生日,精心准备的长寿面,外加一盘“寿星”最喜欢吃的小菜,总能让远在他乡的执法员感受到单位的温暖。 张口就来的测算数据、精准高效的海上补给、丰富多样的伙食调剂……半年下来,汪晓龙的后勤业务打出了“一口清”的名气。2020年12月18日,经所在支部研究,他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天选守海人 在汕尾海警局城区工作站四楼的荣誉室里,汪晓龙用过的手表还在精确地走时。这块手表比北京时间快10分钟,曾时刻提醒他任何时候都不能迟到。肩章旁边是他用了8年的腰带,金属环已经斑驳腐蚀,从皮带环的刻度上看,他一直保持着精壮的身材。 汪晓龙始终记得自己加入中国海警的初心,只要有机会,他力争参加一线执法。 2021年11月17日,海上一艘货轮失火遇险,船上5名群众生命危在旦夕。时间就是生命,火场就是战场。为了能参与救援,汪晓龙隐瞒自己胃疼不适的病情,第一个冲上失火船舶,和同事们一道连续救出5名群众。 2022年5月13日,汪晓龙和同事奉命查缉某偷渡船,嫌疑船只不顾警告迎面加速冲闯,企图迫使执法艇让开航道。汪晓龙手持执法器械和高音喇叭,像塔柱般挺立在执法艇外舷上反复喊话。在周旋一个多小时后,嫌疑船只被迫停航,汪晓龙战斗小组成功抓获涉案人员80多人。 今年1月,汪晓龙调整到城区工作站工作。某次例行出海巡查,风浪太大,好几名同事都晕船,一个个呕吐到浑身无力。只有汪晓龙还生龙活虎,第一个跳上岸。面对大家的疑问,汪晓龙笑着答道:“我是天选守海人。” 其实,汪晓龙并非天生不晕船,只不过经历了无数次呕吐和“再来”。他在笔记中写下:克服不了“晕船关”,还谈什么紧急时刻挺身而出?当你穿上海警这身衣服,就得对得起这份责任。 闻战则喜、逢战便上。为了担起海警执法员的使命,汪晓龙严苛要求自己,随时保持即刻出发的状态。 忠魂护海疆 今年3月23日深夜,一艘渔船被笼罩在薄雾里,随着涌浪上下起伏、前后颠簸。时针刚转过零时,汪晓龙和三名同事蹲守船舱,轮流上船头瞭望,不停地扫视着幽黑的海面。 根据线报,汕尾市鸡笼山附近海域凌晨有走私船活动,汪晓龙所在的小组领命侦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寒冷、困倦不断袭来,但执法员们丝毫不敢懈怠。“有情况!有情况!”同事林清平突然发出警示。汪晓龙接过夜视仪抬手望去,两艘船靠在一起,几个模糊的身影正在过驳货物。 上报情况后,四人按预案悄悄驾船朝目标驶去。海风裹挟着浪花,拍打着汪晓龙的脸颊,他和王圣森、陈泳熙压低身子,大气都不敢出。随着距离一点点靠近,他们发现嫌疑船随时可能逃离。“不好,他们要跑!”林清平心头一紧,“准备行动,先行控制!” 100米、50米、30米……两船相接的一刹那,几名执法员一跃而起,纵身跳帮。 “我们是中国海警,别动!”汪晓龙一声大吼,飞身冲到前舱,扑向一名嫌疑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海警执法员,嫌疑人慌忙逃窜,并启动发动机。只听“砰”的一声,缆绳突然绷断,船体剧烈晃动,正在船舷与嫌疑人搏斗的汪晓龙被甩入海中,林清平也同时坠海…… 当陈泳熙、王圣森控制住局面时,已看不到汪晓龙和林清平的身影,只听到海面上传来林清平的呼喊声:“晓龙!晓龙……” 循着呼喊声,陈泳熙、王圣森把林清平救上来。刚满27岁的汪晓龙,却没有等来新一天的日出。他的遗体,直到两天后的中午才被搜救人员找到。经法医鉴定,汪晓龙坠海时不幸被走私船发动机螺旋桨打中,壮烈牺牲。 1.8万公里,这是中国海岸线的长度,是中国海警执法员的职责和使命所系。数万名像汪晓龙一样的海警执法员不畏艰险,无惧风浪,守护海疆安宁。 替你守好这片海 汕尾海警局城区工作站门前,一条名为“英雄大道”的水泥路,一头通往汕尾市区,一头通向无垠大海。从这条路上出发,汪晓龙先后参加过36次急难险重任务,5次不顾安危擒凶惩恶,8次荣获嘉奖表彰。 “等待晓龙消息的日子是煎熬的,得知消息后的世界是昏暗的,面对晓龙父母的心情是无比愧疚的。”汕尾海警局执法员崔玉国,神态凝重地回忆起找到汪晓龙遗体的一幕,眼泪止不住顺着脸颊流下。 3月26日中午,搜救工作持续50多个小时后,在当地渔民的帮助下,搜救人员在马宫港附近海域找到了汪晓龙的遗体。“晓龙啊,咱们回家了,咱们不冷了。”崔玉国用汪晓龙生前铺过的白床单盖在他身上,抱着他并不完整的遗体泣不成声。 “在等待晓龙的父母来殡仪馆见他最后一面之前,我们努力擦洗干净他身上的伤痕,帮他换上全新的海警执法服。”汕尾海警局执法员朱州州说。 离家尚是少年身,归来已成报国躯。4月10日上午,一辆挂着挽联的广东牌照中巴车在警车开道下,缓缓驶出宁洛高速太和三角元出口。几分钟后,太和县万寿山烈士纪念广场庄严肃穆,汪晓龙烈士骨灰安葬仪式在这里举行,中国海警局南海分局、阜阳市和太和县有关领导及社会各界干部群众近300人为烈士送行。 “晓龙出事前跟我聊天的时候说过,他要留在汕尾当海警,父母很支持他,已经把老家的房子卖掉打算在汕尾买房,女朋友也答应他到汕尾安家。他许诺带父母坐一次飞机,让他们看看自己守护的这片海。”汕尾海警局城区工作站站长余华说,现在只有化悲痛为力量,完成晓龙的遗愿,一起守好这片海。 都说海天交接的地方是另一个世界,那里只有温暖,没有黑夜。 你轻踏浪花挥手告别,放缓脚步就在这里停歇。 都说海天交接的地方没有风霜雨雪,充满幸福,没有生死离别。 远航的战舰,停靠在岸边,你面带微笑远远望着一切…… 当这首为汪晓龙烈士创作的歌曲在南海上空响起时,汕尾海警、广东海警、中国海警正日夜守护着祖国的3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疆,分秒不息。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