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近亿只阜南蚬子幼苗将住进“新家”

2023-3-15 09:18| 编辑: 刘黎 | 查看: 8983| 评论: 0|原作者: 毕舒宇|来自: 阜阳日报

   
  196条“跑道式”循环水养殖槽建成,技术员正在培育微拟球藻、光合细菌等生物饵料,工人忙着向标准化池塘里注水……眼下,阜南县京淮特种水产有限公司为拾掇“新家”忙里忙外。再过十多天,近1亿只橄榄蛏蚌幼苗将乘“专车”来到这里“安家”生长。
  
  橄榄蛏蚌,俗称蚬子,为我国特有淡水蚌类,广泛分布在淮河水域,其壳薄肉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素有“淮河鲍鱼”之美誉。
  
  作为我市橄榄蛏蚌苗种培育实验基地,今年一开春,京淮公司就有连番大动作。“每年3月是橄榄蛏蚌最佳繁殖季节,早在2月底,我们就已挑选400只种蚌、400只自繁蚌作为亲本,送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进行繁殖培育,再过一个多星期可完成。”京淮公司负责人李艳萍介绍,今年公司对5口池塘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新建近4000平方米养殖车间,预计3月底近1亿只幼苗可以“住进”阜南的“新家”。
  
  走进新建的养殖车间西区,记者看到,这里设有196条长方形的“跑道式”循环水养殖槽、十余个正方形虾苗鱼苗孵化池、一个亲蚌培育池。刚繁殖培育回来的幼苗,将在“跑道式”循环水养殖槽里培育,待规格达到3厘米以上,便可放到外塘进行鱼、虾混合养殖,增加复合养殖效益。
  
  “传统的水产养殖面临资源浪费、生产效率低、养殖风险大、环境压力大等问题。”李艳萍介绍,通过标准化池塘改造,依靠流道、排污设施、增氧设施、投喂设施,组成一个生态循环系统,集中养殖、吸污、处理,实现尾水零排放、养殖密度和品质“双提升”。
  
  更让人称奇的是,这批即将投入使用的标准化池塘,还将通过物联网监控、水质监测设备、大数据展示中心,把前端的数据监测反馈到后台,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能够自动增氧、自动投料、自动净排水,使水产养殖更加精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记者采访时,恰逢橄榄蛏蚌盛产季节。在京淮公司养殖车间东区,整齐排列的养殖水箱内,装满了刚刚捕捞的人工养殖的橄榄蛏蚌。加上新建的养殖车间西区,目前京淮公司共有11口外塘、精养水面400余亩,工厂化育苗车间近5000平方米,预计今年橄榄蛏蚌苗种量、年产量、年收益均可翻倍增长。通过此次转型升级,今年企业养殖基地将实现完全本土化人工养殖橄榄蛏蚌,同时也为开展增殖放流、保护淮河生态提供更多便利。
  
  近年来,由于橄榄蛏蚌自然资源衰退和物种保护需求,其市场供应出现断档。为兼顾橄榄蛏蚌种质资源保护和地方特色美食“阜南蚬子”的传承,2018年,阜南县京淮特种水产有限公司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攻关,率先突破橄榄蛏蚌全人工繁育和成蚌养殖技术,成为沿淮地区唯一一家具备橄榄蛏蚌育繁推一体化能力的科研示范基地。
  
  2020年10月、2021年11月、2022年11月,京淮公司先后三次将自主培育的21.5万只橄榄蛏蚌苗种和成蚌,在淮河阜阳段橄榄蛏蚌国家水产种质保护区增殖放流,为淮河橄榄蛏蚌种质资源的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撑。
  
  “橄榄蛏蚌为我国特有物种、全国稀有濒临灭绝淡水贝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橄榄蛏蚌人工底播增殖放流在全国范围内开创先例,对于保护淮河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阜南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科技特派员、高级工程师于朝敏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推广鱼蚌、虾蚌混养技术,推动水产养殖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