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二院分站救治的一名心跳呼吸停止15分钟的16岁中学生醒了。目前该名学生记忆、思维能力基本恢复,生活能自理,还在进一步脑康复中。心脏呼吸停止15分钟后复苏成功、基本无后遗症,这一现象十分罕见。 学生倒地,老师立即抢救 2月24日上午,颍州区九龙镇某中学,正在教室里学习的16岁男同学李武(化名)突然昏迷,紫绀倒地。老师发现后立即为李武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呼叫120。 约5分钟,就近卫生院的医生赶到,体检发现李武心跳呼吸已经停止,但抢救并没有停止,单纯胸外心脏按压还在继续。 15分钟后,市二院急救分站急救单元组赶到现场,这时患者重度紫绀、无自主心跳呼吸,急救医生吴龙飞立即就地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吸氧等一系列抢救措施。 随后李武被立即转运医院。让人欣喜的是,在转运途中他自主恢复了心跳。不过李武还是出现了心律失常,使用药物后,他被送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经专家团队后继治疗,3天后李武的意识逐渐恢复,7天后苏醒。撤机、拔管,转入普通病房。 目前李武记忆力、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基本恢复,可以无障碍交流,四肢肌力、运动协调能力基本正常,正在进一步康复。预计预后良好。 别怕做不好,做比不做强 市二院院前急救副主任医师吴龙飞介绍:医学界普遍的共识是,在心跳呼吸停止4分钟内心肺复苏,约40%的病人能救活;4到6分钟内心肺复苏,10%的人能被救活;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为4%;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零。像李武这样心脏呼吸停止15分钟后复苏成功、基本无后遗症的,十分罕见。李武之所以抢救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身边的人及时实施了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等徒手心肺复苏术是初级复苏术,由医务人员施行的气管插管、药物应用、电除颤等是高级心肺复苏术。“初级心肺复苏术最大的优点是第一反应人在现场,拥有宝贵的黄金4分钟。”吴龙飞介绍,徒手心肺复苏术容易推广、简单有效,不需要特殊设备和高深的医学专业知识。 为了推广初级心肺复苏知识,近年来吴龙飞深入企业、单位和高校进行培训,仅去年一年就开展培训10余场。吴龙飞强调,“当身边的人出现心跳呼吸停止,要第一时间实施心肺复苏。不要因为怕做得不好而不做,做比不做强,李武就是很好的例子。”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