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你是卖姜还是存姜?” “卖姜。” 初冬时节,走进皖西北绿色农产品交易市场,万余平方米的交易大厅一片繁忙,一辆辆卡车、货车鱼贯而出,几百名工人三五成群忙着清理生姜,姜农、经纪人、采购商忙着交易。 听到两人谈话,记者连忙凑了上去。 得知姜农吴世彬卖姜,生姜经纪人牛修广便来查看姜的品质。 “生姜品质不错,一斤2.5元,工人修整费一斤1角另算。” 价格达到心理预期,吴世彬爽快地和牛修广达成交易。 这边牛修广安排工人卸货、清理生姜,再按重量结账,那边吴世彬已经算起了“收入账”——亩产大约8000斤,按每斤2.5元计算,扣除各种成本,一亩地纯收益还有1万元。 “我今年种了30多亩生姜,先卖一半,另一半窖起来等年关价格涨点再卖。”吴世彬告诉记者,种植生姜43年,从几分地发展到现在30多亩,这不仅是自己的半辈子,也见证了临泉县高塘生姜的发展。 据吴世彬介绍,20多年前种姜费时费力,他和老伴只能种三四亩地;2016年前后村里鼓励发展生姜产业,加上有了生姜开沟机、起姜机,种植面积增加到10亩地;这两年镇里有了生姜交易市场,也有了冷库寄存服务,他又将种植面积扩大到30亩。 受益的不止姜农,还有附近的村民、采购商和经纪人。 “现在来交易行,每天都能找到活干。”正在清理生姜的高塘镇居民贾子珍告诉记者,“一斤一毛,一天轻轻松松百十元收入。” 这边生姜还没清理完,牛修广又收到广西采购商宋维昊的20吨生姜订单。 “临泉的生姜辛辣质脆、纤维少,深受市场青睐,交易市场也方便我们挑选到更多更优质的生姜。”宋维昊告诉记者,自11月份以来,他一直在高塘收购生姜,计划在临泉经开区冷库寄存2000吨生姜。 “皖西北绿色农产品交易市场不仅让种植户有了销路,村民有了就业机会,收购商少了奔波,也让我们有足够大的场地收购农产品。”牛修广说。 “高塘农产品丰富,除了生姜,俺们也收购红薯、辣椒。”牛修广说,虽然利薄,但交易量大,收入也不少。 高塘镇一直有种植生姜的传统,群众自发形成了交易市场。为了规范化、产业化发展生姜产业,2022年临泉县在高塘镇建了临泉县生姜交易市场,并交给中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运营一年,我发现这个生姜交易市场不能满足本地的生姜产业发展需求。”交易市场运营负责人刘红告诉记者,2023年底,他申请扩大交易市场规模,高塘镇政府积极协调土地,建成皖西北绿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并于今年10月8日投入使用。目前,市场有24家企业入驻,提供200个就业岗位。 此外,刘红还在临泉经开区启动了冷链仓储加工、姜茶姜酒深加工项目,并计划打造生姜优质高产育种基地,通过延长产业链,持续做大做强临泉“姜经济”,助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