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46年,守护一粒米

2024-10-30 09:37| 编辑: 刘黎 | 查看: 1584|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梅飞 曹亚伟/文 王彪/摄|来自: 颍州晚报

 关注庄红贡米破局之路(一)
46年,守护一粒米

    2021年,庄红贡米入选全国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质资源。金秋,庄红贡米迎来又一个收获季。如何拯救濒临灭绝的种子,怎样令它破局重生,未来的路又该走向何方?连日来,记者来到颍上县,探访一个人、一座城,多年来为了一粒米所做的努力,解开庄红贡米破局的“密码”。即日起,本报陆续刊发相关报道。
  
  10月16日,秋高气爽。颍上县绿泉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里,71岁的王守国走进稻田,将一簇根茎壮实、籽粒饱满的稻秧揽入怀中,用镰刀割下……这是庄红贡米的又一个收获季。
  
  一个人,可以为一粒米做什么?王守国用46年时间,在田间地头和“实验室”里书写答案:守护濒临灭绝的庄红贡米,将这种优异种质资源传下去。
  
  2021年,庄红贡米入选全国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质资源。如今,曾一度只剩下几把种子的稻米,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繁衍生息……
  

  王守国收割庄红贡米
  
  传说和故事
  
  特定的种植范围、悠久的种植历史
  
  颍上县八里河镇,南临淮水、东濒颍河,境内洼地多,历史上粮食产量不高。
  
  新中国成立前,当地人试种后发现,一种红色的大米亩产可达150公斤,远超其他农作物,在当时属于高产品种。
  
  更为奇特的是,当时这种红米的种植范围只在该镇的王新庄村及周边,村民称之为“庄红贡米”。同样的种子,一旦种植在其他地区,大米颜色会慢慢淡化,几年后就成了白色。
  
  有心人开始探究这种米的来历,发现当地一直流传着它的传说。
  
  相传,庄红贡米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有古时妙三姐择高地、建庄台、种红米助力乡人农耕生产的故事。明朝,这种米还曾作为贡品供奉朝廷。
  
  《颍上县农业志》对这种米也有描述:在民国县志中记载了水稻土产品种,芒微红,其米亦红,倘移种淮南,久之米变白色,移回县境,久之又变红色。
  
  产量远超其他农作物、口感好的庄红贡米,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优良农作物种子和种植技术不断出现,庄红贡米逐渐被取代,种植面积逐渐萎缩。
  
  “那时,村民都是自己留种,在路边、沟旁零星种植,打下来的红米,逢年过节做糕点、蒸馒头时作点缀。”家住王新庄村的王守国说。
  
  濒临灭绝
  
  全村仅剩下几把稻种
  
  到了1978年,全村仅剩下几把水稻种子,庄红贡米濒临灭绝。
  
  “之前我们家族一直有种庄红贡米的习惯。”王守国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他高中毕业后曾到县农技班学习,毕业后进入村农科队,后来又被乡里聘为农技员。
  
  一天,王守国的伯父突然登门,张口就问:“你还记得以前吃的庄红贡米吗?”
  
  接着,伯父说起一个故事。原来,他的儿子出生后,母乳不足,饿得哇哇大哭。他就用庄红贡米熬粥喂他,保住了孩子的命。“这种红米是个好种子,丢掉了太可惜,你是学农技的,有责任把它保存下来。”
  
  那一刻,王守国动容了。那一年,他决定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实现伯父的愿望。遗憾的是,当时他走遍全村,都没有找到一个种植庄红贡米的村民,更没有找到用于繁育的种子。
  
  王守国着急上火时,伯父从自家土坯房的墙上,抠下几大块泥巴,逐一掰碎、揉开,找出几把他收藏的庄红贡米种子。当年,王守国利用这几把水稻种子,种了0.34亩庄红贡米。
  
  但这些种子存放时间长、存放条件差,且经过多年种植,品种开始退化,王守国便向老师岳华斌求助,对其进行提纯复壮、作为杂交亲本使用。
  
  在随后的庄红贡米杂交试验中,王守国给老师当助手,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对庄红贡米的种植技术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杂交选育
  
  一把剪刀、一个镊子……
  
  为了提升庄红贡米的品质和产量,王守国着手开展逐代人工杂交选育。
  
  这是一项极为细致而繁琐的工作,作为“土专家”,他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
  
  颍上县水稻的扬花期一般在八月下旬,而人工授粉效果最好的时间是上午9点到12点左右,室外温度经常达到37℃。王守国就戴着草帽,拎着一把剪刀、一个镊子、一个放大镜、一个热水瓶,顶着烈日,蹲在密不透风的稻田里忙活。
  
  他先用剪刀修剪稻穗,去除雄蕊。为保证精确,还要用放大镜和小镊子配合。然后再用热水壶里的水蒸气对母本稻花进行“杀雄”,最后把父本稻花上的花粉敷到母本稻花上去。
  
  时间一点点过去,王守国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在阳光的暴晒下,总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
  
  他的午饭通常在地头的树荫下解决,一个馒头、两根黄瓜、几个西红柿,外加一瓶水。
  
  “水稻杂交的成功率非常低,颍上县每年只能种一季水稻,我得抓住一切机会开展工作,整个扬花期一刻也不敢耽搁。”王守国说。
  
  结束后,王守国往往会带着几棵稻秧回到家中,然后一头钻进“实验室”中。
  
  所谓的“实验室”,不过是他家前后院之间的过道。一侧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个台灯、一台电子秤;另一侧放着一张简易沙发,沙发上放着枕头。累的时候,王守国就在上面躺一会儿。
  
  46年来,王守国因为忙于育种,家里的一切事务均交给了妻子周仁珍。
  
  看着“实验室”里堆积如山的水稻样本,和日渐消瘦的王守国,一次,周仁珍偷偷把样本打包,准备扔到村外的河里,断了王守国的念头。
  
  可扛着打好的包向外走时,周仁珍看到了老伴的“公文包”里的一把剪刀、一个镊子,还有用了多年的放大镜和热水壶。她眼眶一红,转身回来,又小心翼翼地把这些东西放回原来的位置……
  
  得到认可
  
  入选全国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质资源
  
  王守国的研究成果慢慢显现。
  
  2019年,我市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颍上县农业部门在王新庄村发现庄红贡米这一珍稀作物种子。当时,王守国是村里唯一种植庄红贡米的农民。
  
  2021年底,农业农村部公布全国农业优异种质资源及资源普查进展情况,庄红贡米凭借其悠久的历史、新奇特异的基因性状位列全国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质资源之首,也是当时唯一入选的稻类品种。
  
  当年,王守国种植的200多亩庄红贡米,平均亩产达600公斤。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钱前也给出高度评价:“庄红贡米颜色非常红润,风味独特,品质上乘,检测发现营养价值非常高,铁和锌的微量元素含量是普通大米的8到15倍。”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