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各式传统民居饱含“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智慧,让人们对家的情感,有了寄托。 中秋时节,新华社推出“总在花好月圆时”系列融媒体报道,以9处中国传统民居典型案例为样本,带领观众从一砖一瓦中品味乡愁,读懂家的含义。 江苏:水乡里的记忆 古镇里的家 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浑然天成。在苏州市吴江区的同里古镇,民居多为“粉墙黛瓦”的外观,不仅清新雅致,也符合江南地区温婉细腻的文化气质。 从空中俯瞰古镇,马头墙和屋脊层层叠叠、连绵不断,是一种古朴的江南式美学呈现。目前,同里古镇仍有两千多户居民居住,每逢中秋节等重要节日,家庭成员团聚于此,共享天伦之乐。 福建:寻方圆之间 看烟火星辰 圆与方,辩证统一在中国人对家的理解里。闽西永定,圆如明月的土楼依偎在青山绿水间,兼具防卫和聚族而居的功能。 福建土楼如同满月的造型,与中秋的团圆意象不谋而合,融入客家人对“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哲思和对“万事和合、子孙团圆”的珍视。 山西:在百年大院里 “刻”下乡愁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含百余座院落、上千间房屋。 祖辈们将修身积善之语,融入楹联、匾额和雕刻。匠人的巧手,把吉祥花草、历史典故,定格成一幅幅勉励自身、训诫后辈的画卷。 云南:古村“印”时光 月下话团圆 在云南省晋宁区滇池畔坐落着一个村庄,因取“古朴宁静 福泽安康”之意名为福安村。福安村始建于明代,村内保存着众多完好的古建筑。村内四四方方的老宅子像印章一样,故有“一颗印”之称 老屋陪伴着村里的老人,老人也守护着老屋,守护子孙后代的根。如今,在保护中发展起来的“一颗印”,也成为许多人心中的乡愁记忆。 陕西:一孔窑洞 一抹乡愁 点缀在沟梁峁塬间的窑洞,安抚着陕北人的乡愁。在陕北人眼中,这种因地制宜修建的房子坚固耐用、冬暖夏凉。 它们源于自然,更在自然和人文的漫长交融中,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黄土地上的繁衍生息与家风绵延。 北京:古韵四合 一院拾起旧时光 四合院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它集实用与文化于一身,体现着中国建筑之美。“千金门楼四两屋”,在整个老北京的建筑规制当中,四合院占有重要的位置。 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静谧与诗意,在这里缓缓流淌,四合院,留住了记忆,留住了时光。 河南:地平线下 别有一番烟火气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地坑院被誉为民居史上的“活化石”,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每逢中秋节,地坑院都会接待络绎不绝的游客。大火烧旺,佳肴摆满,四四方方的地坑院也凝聚着一整个家族的回忆。 安徽:粉墙黛瓦间 徽韵意悠长 徽派建筑以青瓦白墙、砖雕门楼为显著特色,尤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 明清时期是徽派建筑的鼎盛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徽派建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年在这里修建民居的徽商,他们后辈的足迹如今已经遍及海内外。但这里的一砖一瓦,始终是他们内心深处的牵挂。 广东:耸立的碉楼 萦绕无尽乡愁 开平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在海外有乡亲约103万人,素有华侨之乡、碉楼之乡、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建筑之乡和世界名厨之乡的“五乡”美誉。 开平碉楼的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和西方建筑风格,展现了华侨对家乡文化的自豪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它们是侨民客居他乡、艰苦创业的注脚,也凝聚着游子对回归故土、阖家团圆的渴望。 光阴的洗礼,让一庭一院、一门一窗、一榫一卯,有了丰富内涵,也让家的模样,有了更多变化。不变的,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家,是故乡的老宅,是醇厚的家风,是欢聚的亲人,是团圆的餐桌。无论身处何方,家总是你我心中最深情的牵挂。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