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6℃,37℃!三伏天里,高温来袭,现代人空调、西瓜和WiFi全都得安排上。但是,没有电没有空调的古代,人们靠什么在三伏天里“续命”呢?难道只有“心静自然凉”,写诗作画的“心理暗示”? 今天,通过本版的文字和图片,“走进”阜阳市博物馆,打开穿越时空的大门,看看古人的消暑“凉方”吧。 妙招一:陶井圈带来清凉的井水 消暑降温,往往离不开生命之源——水。水不仅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对于调节体温也至关重要,对古人也不例外。 古时,人们沿河而生,除了河水,清凉的井水在夏日也备受欢迎。 阜阳市博物馆里战国时期的陶井圈,印证了这一说法。2016年,颍州区天章水岸小区所在的储台墓地出土了这个陶井圈。经考古发掘,残存陶井圈共6节。解说员谢婷婷介绍,陶井圈口厚壁薄,中部开有圆孔,方便地下水流入井内。在炎热的夏季,外面热浪滚滚,古人只需轻轻一摇辘轳,清凉的井水便会咕嘟咕嘟冒出来,给人们带来清凉。 妙招二:玉杯生“凉意” 水源有了,饮水、用水自然也有讲究。谢婷婷介绍,阜阳市博物馆内展出的铭铜爵、鎏金铜座玉杯、提梁铜扁壶、蟠虺纹铜缶等精美的饮水器具,展现了古人高超的工艺水平。此外,器具上面的莲叶、荷花等图案,也体现了古人对“心静自然凉”的理解。 其中,鎏金铜座玉杯让人一见“心生凉意”。在明末清初的话本小说和戏剧故事当中,流传着关于“一捧雪”玉杯的传说,据说在玉杯中倒入酒水,夏日便可“无冰自凉”。 通过这些物品,可以想象古人在夏日里享用清凉的井水、酒水的场景。 妙招三:遮阳“神器”盖弓帽 如果古代的车马也有时尚圈,那么盖弓帽当属那个时代最流行的配饰之一。 阜阳市博物馆中战国时期的盖弓帽,出土于储台墓地。谢婷婷说,简单来说,它就是古代车盖弓骨的“帽子”,多为铜制,有的甚至还镀上闪闪发光的鎏金。别看它身材迷你,却是古代车马出行时的遮阳“神器”。 尤其是车盖上的盖弓帽,就像一排排精致的“小风扇”,虽不能直接吹风,却能通过固定车盖,让车内的空气更加流通,为车上的人提供清凉。 妙招四:虎形瓷枕,“一枕五更风” 摆放在市博物馆的一个虎形瓷枕,为宋代磁州窑出品,由太和县文化馆移交而来。瓷枕以卧虎为造型,长31厘米、宽14.5厘米、高9.5厘米,体态圆润。虎身为褐黄色釉,釉面上用黑彩精心描绘出细腻的斑纹,枕面上还用水墨笔法绘出一只虎卧于草丛中,与一群飞鸟相映成趣,使整个瓷枕添加了几分生动。 瓷枕起源于隋代,在唐代得以发展,于宋代兴盛起来。“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诗人张耒写出了瓷枕的质地、釉色、功效。瓷枕发展到唐宋时期,大都是中间向两头翘起的形状,瓷枕上留有开孔,使用的时候还能通风。 枕在这样的瓷枕上,或许就能感受到丝丝凉意,渗透肌肤,直抵心脾。大概就是“半窗千里月,一枕五更风”这个感觉。 妙招五:洒金纸扇,妥妥的“土豪金” “扇子有风,拿在手中,别人来借,不中不中”的谚语,说明扇子在夏天的重要性。 古时,以“扇”纳凉,便是最简约、便捷又雅致的选择。 市博物馆里有个明代的洒金纸扇,就是妥妥的“土豪金”扇子。此扇长29.4厘米,为洒金面,竹骨髹黑漆烫金斑,扇面上的洒金纸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光。 谢婷婷介绍,此扇的扇架由20根扁平长条状竹片绕底端旋轴折叠构成,每一个细节都富有韵味。想象一下,古人在炎热的夏天,手持此扇,轻轻摇动,不仅能够感受到惬意与凉意,还是一种文化的享受。 妙招六:“举之若无”的纱衣 天一热,现代人可以穿得少一些,在封建礼教森严的古代却不能太过“暴露”。于是,古人便在衣料的透气、轻薄上下功夫。 在市博物馆,有这样一幅画,画上写着宋代陆游的诗词,讲的就是“亳郡轻纱似蝉翼”。当时的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相信夏天穿着这样的衣服,定是清凉无比。可惜,这样的衣物不好保存,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文字记载来想象它的样子。 通过与这些消暑“神器”的跨时空对话,我们不禁为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所折服。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还记录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