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耕读传家翰墨香

2024-7-24 10:14|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954|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徐风光/文 全媒体记者 徐丹丹/摄|来自: 阜阳日报

   7月22日一大早,界首市郭洼公租房内,头发花白的王贺鸿趴在窗前书桌上,对即将出版的《擦肩而过的日子》散文集做最后校对。
  
  1962年出生的王贺鸿少年辍学,历经曲折。但他始终保持对文字的敬畏和热爱,不仅成长为当地知名作家,还注重家庭文化教育,书写出翰墨浓郁的传承故事。日前,王贺鸿家庭获评全省“书香之家”。

  
  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没有阳光
  
  自幼家境贫寒,出生在太和县税镇镇马庙村的王贺鸿,不得已少年辍学,早早扛下生活重担。他不仅帮助父母料理几亩耕地,还在闲暇之余干过泥瓦工。
  
  成家后,为养活一双女儿,王贺鸿下过煤窑、走街串巷换过红盆,还收过废品、做过药材生意……经历颇为曲折。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漂泊谋生的日子里,莎士比亚的这句话成为他的“座右铭”。无论走到哪里,他总能从破旧的行囊中掏出一两本省吃俭用淘来的“旧书”。
  
  “从小人书,到高中教材,再到小说、中外名著,淘到啥就读啥。”王贺鸿回忆说,也正是在这些书籍的陪伴下,他才度过了那些难熬的岁月。
  
  “让心迹与书中的人物命运一同悲喜,一同抗争,一同寻求命运的出口。”多年后,王贺鸿在新书《擦肩而过的日子》的后记中这样评价读书收获。
  
  因为读书,他始终保持清醒、谦逊、低调、干净;也因为读书,他迎来了更多人生转折路口。
  
  由于作品频繁在各种媒体见报,1996年,王贺鸿进入当时的《中原晚报》工作,有了更多和书报亲密接触的机会。再后来,报纸休刊,他又被“挖”到了界首市公安系统,从事宣传工作,直到2023年10月以一名辅警的身份退休。
  
  “一路走来,我感激并感恩那些给予过我帮助和温情的同事、同学及文朋诗友,他们的殷殷勉励和拳拳之情,给了我人生温暖的光芒和前行的动力。”王贺鸿说,他同样感激陪伴他日日夜夜的大量书籍。
  
  书香家庭是孩子成长的
  
  最佳土壤
  
  随着阅读深入,加上工作的影响,王贺鸿开始尝试写作。
  
  “随笔、散文、诗歌……想起什么就写什么。”王贺鸿说,多年来,他的文字散见于《安徽日报》《安徽文学》《诗歌月刊》《散文诗》《散文选刊》等省内外报刊,各类作品总字数超40万字。王贺鸿还出版了个人诗集《远方及乡情》、诗集《日出乡关》,散文、随笔集《擦肩而过的日子》也即将付梓。
  
  “尽管历经曲折,但王贺鸿并未因此消弭于世俗的、艰辛的生活当中,而是拿起笔展开了诗歌畅想和新闻记录。或许正是因为有这些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他才真情绽放出独特的诗歌空间和光芒,为颍淮诗歌增添了一道光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阜阳市作家协会主席丁友星评价说,王贺鸿不仅诗歌写得好,人也做得好。
  
  王贺鸿家庭并不富裕。多年来,他和妻子省吃俭用,一直居住在公租房内,但是在翰墨书香的熏陶下,两个女儿都非常优秀。
  
  “大女儿大学毕业后定居苏州,小女儿在阜阳当幼师。”说起女儿,老伴张翠芹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王贺鸿夫妇坚信不疑的传统。“只要有心,哪怕没有条件设立书房,我们也可以在家中辟得一处纯粹的空间。”王贺鸿说,他在家里开辟出不少小空间,一家人晚饭后各自在角落里读书。
  
  对于女儿们需要的书籍,王贺鸿更是大力支持,哪怕省吃俭用也要买回来。“好的阅读习惯能给孩子带来无限的知识、智慧和乐趣。书香是世界上最美的味道,书香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最佳土壤。”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