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4-4-29 09:30| 编辑: 刘黎 | 查看: 3512| 评论: 0|原作者: 靳咏梅|来自: 阜阳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为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科技创新是支撑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新质生产力就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是时代最新科技产业化的产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的本质就是生产力的革命。在人类发展史上,每一轮科技革命的出现都会引起经济社会出现质的跃升。18世纪60年代开启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机械工具代替手工劳动,蒸汽机广泛应用,技术革命驱动经济大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机时代,英国成为当时最先发达的国家,称霸世界近两个世纪。19世纪中后期开启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力、内燃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社会由此进入电气化时代,美国迅速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启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伴随着半导体、计算机等技术的突破和广泛应用,促进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结构多极化,人类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当前,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技术运用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风起云涌,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充满机遇和挑战。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形成新技术体系对旧技术体系的替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动力,我国近代落后挨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惟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在更高起点上实现赶超跨越。近年来,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科技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时代条件和支撑。
  
  人才培养是基础
  
  生产力由劳动者、生产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构成,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重视人才培养才能赢得未来,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支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不断夯实人才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当下,我们要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我国拥有系统完备、规模庞大的教育体系,具备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的能力。党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事业,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等重大论断,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部署。在人才培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奠定坚实基础。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培育创新文化,涵养优良学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强国复兴伟业培养时代新人,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新兴产业是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兴产业是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诞生并应用而出现的新的经济部门或行业,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集约等特点,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最具领先优势和发展潜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新质生产力技术新、领域新、配置新的“三新”特征以及“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要求具有较高的匹配度。因此,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们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迅速,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专精特新企业加速涌现,新兴企业收入占比逐年增加,我国产业创新具有完整工业体系、企业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有效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未来产业有序布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一批重大产业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要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要清醒看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以新带旧赋能,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
  
  深化改革是保障
  
  新质生产力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呼唤新型生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针对妨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症结与重点难点问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才能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才能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深刻性、复杂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探索和创新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不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作者单位:中共阜阳市委党校)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相关分类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