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阜阳,全力争当“上进生” “全科生”

2024-2-5 10:51|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4480|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任秉文 实习生 谭家慧|来自: 阜阳日报

   “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总产、小麦最高单产均居全省首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位居全省第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2.1亿元、增长9%,分居全省第2、第4。新增经营主体14.6万户、增长32.1%,总数达到85.1万户、位居全省第2。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1.12万亿元,位居全省第3。”

阜阳城南新区双清湾 张天峰 摄


  “阜淮高速安徽段、阜阳机场扩建、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期等竣工,徐淮阜和合周高速阜阳段、阜阳至蒙城至宿州(淮北)城际铁路、南照港等加快实施,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开工建设。”

  “高水平筹建安徽(阜阳)高等研究院,推动与中科大、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合工大等高校合作,上报首批联合科研与人才培养项目。阜师大高峰学科获省级立项,阜阳理工学院正式获教育部批准。阜阳技师学院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1金2银、实现我市金牌‘零突破’……”

  ……

  在今年阜阳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组组数据、一项项成就,让人眼前一亮。

  回首2023年,阜阳走得很坚实、很有力量,走得很有自信、很有底气。全市上下围绕“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和“十个区域性强市”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现代化美好阜阳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地区生产总值3323.7亿元、同比增长5.8%,总量位居全省第4、皖北第1。

  勇当皖北全面振兴排头兵

  在皖北,谁是中心城市、排头兵?一直以来,争论不断。无论外界如何争论,阜阳始终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1月2日,新年首个工作日,我市举行2024年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当天上午,全球规模最大的万度光能年产3GW钙钛矿光伏电池组件及1200吨钙钛矿材料生产项目、阜阳铁空枢纽现代服务业项目等2024年第一批3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330亿元。

  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工业稳则经济稳。“没有高质量发展的工业,现代化美好阜阳的奋斗目标就无法实现!”阜阳人看得明白,做得果断。

  2023年,阜阳坚持以工业投资千亿计划支撑制造业“倍增”和二产“提质扩量增效”,以产业链思维推动强链延链补链,以科技创新引领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特色产业集聚集群集成发展。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5家、总数达到1613家,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3.9%、27.4%,位居全省第4、第5。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发展到41家,位居皖北第1。”《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科教兴阜的内容,吸引了众多代表、委员关注的目光。

  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2023年,阜阳坚持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旗帜性抓手,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全力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创新创造动能日益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7.3%。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3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6%、占规上工业比重34.9%。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分别达到24家、305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407家、位居全省第4。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发展到300家、位居全省第5。获批省“三首”产品11个,位居皖北第1。

  澎湃的创新动能,吸引各类人才争相奔“阜”。2023年,阜阳常态化开展“一接两行”,新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627名,吸引留阜来阜高校毕业生4.3万人。

  项目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牛鼻子”。2023年,阜阳坚持把项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重大项目增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呈现“两升一降”态势,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更强、后劲更足。

  全年召开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会592场、解决事项2406个,640个在建省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00.2亿元。

  强工业、抓创新、谋项目……坚持一步一个脚印,阜阳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坚定、越走越自信。

  1月24日,省委书记韩俊在参加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阜阳市代表团审议时要求阜阳: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勇当皖北全面振兴的排头兵。

  “全科生”阜阳

  1月30日下午,我市举行2024年“接您回家”暨“阜阳学子家乡行”形势政策报告会。市委书记刘玉杰深情地说:“阜阳是一幅厚重壮美的画卷,这里有千载名城、千古名相、千万人民。”“这样一个市、这么大的市,决不能满足仅仅在一些工作上当‘上进生’,必须要当‘全科生’。”

  于是,我们看到这样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省10项暖民心行动年度任务提前完成、50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市10件民生实事如期兑现,580余万人喝上更好引调水,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156所,新增学位4.4万个,安医大附属阜阳医院、市中医医院获批“三甲”医院,总数达到6家、位居全省第3……可感可及的幸福生活在颍淮大地成为现实。

  这是一个“长大”“通达”的阜阳:阜淮高速安徽段、阜阳机场扩建等竣工,徐淮阜和合周高速阜阳段、阜阳至蒙城至宿州(淮北)铁路、阜阳南照港等加快实施,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开工建设。全市完成新型城镇化投资600亿元,其中阜城265亿元,铁空枢纽现代服务业项目启动建设,东北大外环等一批城建项目加快实施,市四水厂、市三水厂二期建成投运;市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成为阜城文化新地标,五道河、七渔河体育公园投入使用……

  这是一个创新活力迸发、改革动力强劲的阜阳:9家、8家、11家企业分别入围全省民营企业营收、制造业、服务业“三个百强”榜单,综合成绩位居全省第3、皖北第1。政府投资类、一般社会投资类和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55、50、24个工作日。发放“亩均英雄贷”143.7亿元、位居全省前列,新增工业用地100%“标准地”出让。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评定分离”改革、节约财政资金41.2亿元,在全省率先暂停收取投标保证金、释放资金84.5亿元、惠及市场主体4.2万家。

  这是一个生机勃勃、氧气充足的绿色阜阳:全国单体规模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全国最大新能源配套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投运。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规模498.9万千瓦,位居全省第1。PM2.5浓度改善率全省第2、达到有监测数据以来最好水平,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100%,获批全国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城市。累计建成18个省级幸福河湖。阜城深层地下水水位较2021年回升4.5米,取得历史性突破……

  不负千载名城、不负千万人民,阜阳正努力向上,全力争当高质量发展的“上进生”“全科生”。

  全速奔跑全程冲刺

  《政府工作报告》说:“过去的一年,我们迎难而上、负重前行,走得很坚实、很有力量。”“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对此,我们将以更大力度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全市人民期待!”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人的进步,就在于总是对自己不满,然后不断地超越自己。城市的进步,同样是这个道理,只有不满足当下,不断超越当下,才能不断推动向前发展。

  过去的一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学先进、补短板、树品牌”活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先进,抢抓机遇、追赶跨越,拉高标杆、奋勇争先。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例,去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民营企业家“四个约见”机制,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418名干部到企业跟班服务,首批20位营商环境体验官“正式上任”。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增强了阜阳的投资吸引力,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52个。

  新的一年,阜阳明确将继续推出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实施“智慧化+信用化+网格化”监管,积极拓宽“12345”营商环境监督分线、为企服务平台等反映渠道,让“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常态。深化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健全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常态化预防和清理机制,更好以政府诚信赢得社会公信。推进柔性执法体系改革,建立完善免处罚、免强制及减轻处罚事项清单,让市场主体感受到行政执法的温情善意。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新的一年,阜阳将重点做好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扩大内需、改革开放、保障民生等十个方面工作。

  不满于当下,就要埋头苦干、奋勇前行,用努力拼出一个崭新的未来。

  就此,《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新的一年,阜阳将“让干部把更多精力用在干实事上”。

  紧扣“加快打造‘三地一区’、建设‘十个区域性强市’”目标,阜阳拿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全速奔跑、全程冲刺,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阜阳建设新篇章。

  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实干阜阳,未来可期!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