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对我市人才工作提出新发展目标:加快建设英才荟萃的区域性人才强市。另外,我市近期人才领域两件大事备受关注:第一件是2023年“接您回家”暨“阜阳学子家乡行”形势政策报告会举行,市委书记刘玉杰向广大学子发出盛情邀约;第二件是第五批专业技术后备人才名单出炉,来自全市5个领域的88名同志获得认可。 人才是强市之基、发展之要。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锚定争创区域人才强市的目标,全方位引才、育才、用才,为阜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全市人才总量已突破90万,其中实用技能人才43.67万人,曾经的人力资源大市正快步向人力资本强市迈进。 产才融合 引育措施务实管用 让更多优秀的人愿意来阜阳、与城市共成长,是这座城市最鲜明的态度。 我市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均为市县两级党委书记。与此同时,根据经济形势更新人才政策,已形成《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阜阳市促进企业人才建设若干政策(2022版)》等系统、实在的政策体系。 “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样重要。一段时间以来,我市通过召开“双招双引”暨经济形势分析调度会,成立15个“产业链”专班,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为阜阳高质量发展有效夯实了人才根基。 为切实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确保人才需求与产业发展相匹配、与市场供给相衔接,我市精准编制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近三年共为500多家企业发布5000多项市级人才需求。其中,2022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数量比上年度增长94.9%,副高以上职称、博士学历高层次人才数量比上年增长71.43%,获省级引才资助奖补金额连续3年居省辖市第一方阵。 人才与产业有效促进。在阜阳经开区,得益于太阳能光伏行业领军人物佟兴雪的加入,我市拥有了全国首个20GW N+超高效大尺寸单晶太阳能硅片生产企业,“阜阳造”大硅片闪耀新能源赛道;在颍泉区,北大博士邓毕力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新一代“10微米+”级超薄纳米晶材料,完成由科创团队到细分行业国内头部企业的蜕变…… 深化改革 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人才促发展,创新添活力。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颍淮杰出工匠”“阜阳市技能大奖”“阜阳市技术能手”等高技能人才培育行动,重点扶持培育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和团队,擦亮了阜阳制造品牌、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在界首市,科创氛围格外浓郁。吉祥三宝高科与东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团队联合开发的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亮相2022年冬奥会,其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全省推广;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完成的“高性能锂电池隔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设立人才项目“增动力”、建强研发平台“添活力”、创新人才评价“强内力”,系列举措之下,阜阳创新活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其中,阜阳技师学院依托“三转四像”办学模式,不仅精准为企业输送了技能人才,还刷新国家级一类大赛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全市政府机关、园区、企事业单位与33家高校院所合作共建各类创新平台64个。目前已柔性引进两院院士20余名,18个团队获批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推进将产业领域人才职业技能鉴定、人才职称评价等归还用人单位,去年认定高级工1932人,技师以上49人…… 人才为先 服务保障优质高效 既要引进人才,又要留住人才。 我市当前形成涉才诉求“特事特办”、关键小事“专员快办”、人才服务“一网通办”的完整人才服务体系。 以涉才诉求“特事特办”为例,结合“企业家日”和“企业家早餐会”,我市先后4次举办企业人才座谈会,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邀请67名人才代表参加,认真倾听人才诉求,顶格推进涉企涉才事项办理。与此同时,充分用好“两有三解”服务平台,对各类人才反映问题“快办快结”。2022年,该平台共办理涉才事项25个,服务满意率100%。 对各类优秀人才,我市始终秉承“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态度。以专家人才为例,我市不仅建立市领导直接联系服务专家制度,还设立高层次人才来阜对接服务专员,“一对一”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专业服务。另外,还为高层次人才发放“颍淮优才卡”“阜商服务卡”,在医疗、社保、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安置、交通旅游等方面提供优待。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探索实施人才工作量化考核,充分调动各方主动性,共同加快推进产才融合步伐,着力将阜阳打造成区域性人才强市。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