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面塑绝活,展现“最炫民族风”

2023-8-29 10:14|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2208|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刚 实习生 袁梦/文 徐丹丹/摄|来自: 颍州晚报

  高光彪是市级颍淮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一手面塑绝活。近日,他开始创作以56个民族大团结为主题的面塑作品,在传播非遗文化的同时,激励更多人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


  作品或于明年春天全部完成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阜阳生态园附近的非遗民族文化街区颍淮面塑非遗工作室,见到了正在创作面塑作品《56个民族大团结》的高光彪。

  此时,该作品的第二个人物——“傣族姑娘”已接近完成。记者注意到,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摞印有傣族服饰的报纸杂志。“傣族姑娘”面塑作品约30厘米高,她穿着蓝白相间的传统服饰,面容清秀恬静,给人一种端庄素雅之感。

  高光彪说,这次创作,他事先搜集了各种少数民族的服饰资料。除了从网络查询,他还找来相关权威图书,并请教相关专家,细细研究、琢磨。由于年轻时有做裁缝的经历,对少数民族服饰的面塑制作,他上手很快。但该作品的前两个人物,也耗去了他大半个月的时间。

  高光彪说,明年春天,他可以把该组作品全部完成。

  用面塑艺术讲述红色故事

  高光彪是颍泉区闻集镇苏屯村李老庄人,家门口有一个约10亩的池塘,叫“饮马塘”。小时候,“饮马塘”名字的来源,他一直没弄明白。成年后,在和村里的长辈聊天中,他才知道“饮马塘”名字的由来。

  老人李文举告诉他,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连续走了几天几夜,来到这里时,战士及马匹都在池塘边喝水休憩。因此,当地老百姓就从此把这里叫作“饮马塘”。打那之后,高光彪就琢磨着,怎么把红色故事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多年来,除了传统的神话人物和历史传说,他还创作了“毛主席去安源”“四九起义”“烈士魏野畴”等红色面塑作品。

  不久前,高光彪出资将这个池塘改建为了乡村景点,不少人前来参观。入驻非遗民族文化街区后,他开始创作面塑作品《56个民族大团结》,将塑造56个不同民族的人物面塑,表现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的场景。

  高光彪说,这个大型作品创作完成后,将在非遗民族文化街区展出,传播非遗文化的同时,激励更多人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