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了,作为高考生家长,你是否有过如下经历呢?孩子在学习,你不敢大声说话;打开电视调小音量,想了想又关掉;路过孩子房间,你脚步都会变轻,蹑手蹑脚想看看孩子的学习情况,一会送水果一会送牛奶……作为家长,很想帮帮孩子,但却因无所适从而焦虑万分。 昨日,记者针对家长们常见的这些焦虑问题,专访了阜阳市红旗中学高三年级班主任、物理教师王子磊,请他为家长们对症开方、解惑释压。王子磊老师曾获阜阳市优质课一等奖、颍州区优秀教师等多项荣誉,所带班级在2018年被评为颍州区优秀班集体。 王子磊老师 焦虑的妈妈快要“崩溃”了 高考生小杨的妈妈李女士曾是一家超市的导购员,小杨是她的独生子。为做好儿子的“后勤支援”,半年前李女士就辞去了工作,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每天早上5点半准时起床做早饭,6点叫醒孩子,然后再把儿子送到学校,晚上则继续陪儿子学习到深夜。有时候,看着儿子累得趴在书桌上的背影,李女士也非常心疼。 李女士老家在农村,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了,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李女士的丈夫在外地做水电装修工作,也非常辛苦。夫妻俩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从小就严格要求儿子小杨,尤其成绩一定不能落下。 小杨的成绩在班里属于中上等,正常情况下能考进一本院校,但距离妈妈对他考取211院校的愿望还有一定距离。 尽管如此,内向的儿子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考前焦虑,身为母亲的李女士倒是先挺不住了。最近一个多星期,李女士一个人在家,总是感觉焦躁不安,情绪起伏不定。丈夫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没聊几句常常就会吵起来。 面对丰盛的饮食,李女士也没有胃口吃,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想着儿子万一考不上好大学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就这样,每晚只能睡不到3个小时,白天还要勉强打起精神来给儿子洗衣、做饭,李女士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两个因素导致家长“考前焦虑” 王子磊老师分析说,李女士的这种情况,每年许多高考生家长都会有。导致家长出现“考前焦虑”的情况主要有两种因素: 一是社会因素。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孩子将来是否能有出息,高考很重要。因此,许多父母便将全部希望寄托在高考上,以期孩子能够通过这一考,走出和自己不一样的人生道路。与案例中的这位母亲李女士一样,许多做父母的都舍不得孩子吃苦。他们看着孩子如此辛苦学习,简直比自己上考场还要紧张。对孩子的过度期望与心疼孩子的矛盾心理交织在一起,焦虑自然而然就会找上门。 二是个人因素。患有焦虑症的人通常都具有追求完美、做事刻板、自尊心强等性格特点。案例中的李女士做事认真,她自然希望儿子能像自己一样。然而,在发现事情并不如人意后,李女士内心深处的平衡被严重打破,无法接受自己孩子能力平庸的现实,因此便陷入到不满、焦虑却又无可奈何的困境中。 “妙方”释放“焦虑” 王子磊建议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尝试这些方法: 改变个人的不良认知。作为家长,要学会面对与接受孩子的现实。孩子寒窗苦读十余年,且经过高三一年的冲刺复习,可以说成绩已经稳定了。此外,高考成绩的高低,并不能决定孩子的全部能力,父母应当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同时正视孩子的不足之处。退一步说,即便孩子真的能力不足,无法考出你理想的成绩,但是孩子的努力要看在眼里,知道他们已经为高考拼尽全力,那就够了。不少家长在孩子高考前,多多少少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但要快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避免将焦虑感传递到孩子身上。 合力释放负面情绪。像案例中的李女士一样,有无数的全职妈妈为了孩子的高考,整日忙得团团转,洗衣做饭,还要换着花样为孩子调理饮食,身心两方面都承受着巨大压力,久而久之,苦闷的情绪便积压在心中,无法得到宣泄。可以约上几个家里也有高三学生的父母,一起交流陪孩子备考这段时间的感受;跑步、聚餐等,都能起到缓解焦虑情绪的作用。如果内心的负面情绪实在无法得到排解,也可以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找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转移一下注意力。建议家长照顾孩子一日三餐之余,适当做一些自己之前喜欢的事情,比如看一部电影、追一部电视剧,或者看一本喜欢的小说;约几位好友喝茶、逛街、休闲等等均可。 特别提醒家长,自己首先要保证身心健康,合理安排生活,按时起居,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备考环境,成为孩子得力的“支持系统”。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